布尔军和雇佣军不断采取绕道包抄、集中兵力击溃一部或围歼一部的战术,将鹰军打得找不到方法,被迫撤退,布尔军收复德班。
鹰军稳住战线,复盘后看到相似的战法,军官认为有夏国人参加了布尔军,他们要小心。
鹰军第一批援军损失过半,超过四万人,转入防御。
布尔军获得休整,抓紧时间补充物资和人员。
鹰军的失败,成为欧陆各国的笑料,身在伦敦的乔治七世大怒,更换了远征军主帅,一八九九年十月一日,新任远征军司令官罗伯茨和参谋长基钦纳抵达开普敦。
他们带来了本土的第七军、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的增援部队,以及驻印度和锡兰的三个骑兵分队。到一八九九年十二月,南非战场上的鹰军增至20万,不过,双方继续僵持,鹰军还有援军在路上。
从战况来看,李哲判断半年左右战争会结束。
布尔军才多少人,如李志安一开始预判,等鹰国人回过神,发了狠,布尔军抵挡不住。
当然,李哲不知道这其中有他的功劳。
若不是岭南战争打脸世界三大国,乔治七世不会憋屈到如此程度,最终忍无可忍。
既然判断了战争的进度,西南方向可以做些准备。
李哲召集李志安和张明宇商讨。
“陛下,您是打算收回西诏宣慰司,还是南下缅南和印度。”李志安一直在修正计划,作战计划放在参谋部,不需要临时想。
不过,帝国储备不足,暂时不适合打大规模战争。
李哲微笑,李志安两人太了解他了,每次打仗不是赚钱就是拿领土,从不吃亏。
“这一次拿回西诏宣慰司,南下进攻缅南、西暹罗、马来半岛,将鹰国南洋殖民地陆地部分全拿了。
拿下这一片地区,帝国获得俯视印度洋的出海口,作为帝国拿下南洋的跳板。”
“南洋除了高卢国的殖民地,鹰国的殖民地将统统是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