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过后,李哲召开了军政高层会议,商讨新的建设计划。
首先是军事问题。
夏国此次动员,陆军一线作战部队编制已达二十六个军,炮兵师增加到十个。
一线作战部队总兵力高达二百八十万人,军费消耗太大。
这一次战争夏高两国倾向于领土,在赔款上做了让步,红利没那么多。
这次战争消耗大约七亿鹰镑,前几次讹诈得来的十四亿鹰镑去了一半。
战争消耗是真的大。
在没有扩军前,帝国一年的军费是4亿龙元,这次一线战斗部队扩编,军费直接翻倍。
帝国去年的财政收入二十五亿龙元,今年就算在战争的加持下快速增长,也扛不住这么高的军费。
所以,大夏帝国还需要裁军。
至于裁多少,需要军政双方一起商议。
林焕文是首相,掌控着帝国的财政情况,如今大夏行政开支已经赶上军费了,国土面积太大,需要的行政官员和管理人员就更多。
官员不要冗杂,也不要太过简化,不然很多地方无法有效管理和监督。
在大夏几千年的传统里,若是让地头蛇翻身,那将是一个又一个的灾难。
林焕文是很佩服李哲在许多细微管理上的高瞻远瞩。
不过,军队是帝国的基石和长城,林焕文可不敢提自毁长城的馊主意。
“陛下,帝国军队经过这一次大战,已经证明了超强的实力,但军队人数太多对帝国发展弊大于利,臣建议,适当裁撤一些,按比例增加现役士兵、预备役、退伍在征役的薪资,让帝国的军队保持较高的战斗,退能安居,征能打仗。”
林焕文这话有些滑头,相当于将烫手山芋丢给军方。
李哲也不想为难林焕文,在帝国的体制下,林焕文实际上只是掌控行政而已。
李哲看向了李志安和张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