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惊变

寅时的千户所静得能听见蠹鱼啃食卷宗的声音。陆淮安贴着回廊阴影前行,靴筒里的黄铜钥匙随着步伐一下下敲着脚踝。书房窗棂透出的灯光在青砖地上切出菱形的光斑,他却在三步处骤然停住——门楣上悬着的铃铛不见了。

指尖轻触门板,松木纹路间渗出的桐油味里混着一丝腥甜。陆淮安突然反手抽出狼筅,”咔嗒”弹开机簧,三根铁枝如毒蛇信子般刺入窗纸。

”现在的小辈都这般谨慎了?”

沙哑的嗓音响起的同时,屋内传来铁器落地的闷响。陆淮安挑帘入内,只见胡千总瘫在太师椅上,右肩钉着支吹箭,紫黑已蔓延至锁骨。书案摊开的《纪效新书》上,赫然印着个血手印。

”倭寇的蓑蛾箭。”陆淮安掰断箭尾时,瞥见箭杆上细密的倒钩——这是专破内家真气的阴毒暗器。他突然掀开案上舆图,底下压着的海防布防图已被血污了大半,唯有一处墨迹簇新:礁石群旁多出个朱砂画的箭头,直指军械库。

老将喘息着抓住他的手腕:“那钥匙...不能开正门...”铁钳般的手指在陆淮安掌心划出三道血痕,”走...走排水渠...”

子时的更鼓从远处飘来,陆淮安在军械库后的臭水沟前蹲下。钥匙插入石缝中的刹那,他忽然想起老杜白日里那个诡异的劈砍动作——那停顿的角度,正与千户所排水渠的走向重合。

排水渠的暗门在背后合拢时,腐臭味里突然混入松香。陆淮安摸出火折子,幽蓝火光映出墙上密密麻麻的划痕——全是倭刀留下的斩击印记。

通道尽头,铁栅栏后传来”叮叮”的敲击声。透过锈蚀的栅格,他看见十余名工匠正在给制式腰刀装柄,而他们腕上的刺青让陆淮安浑身发冷:九瓣菊纹中央缠着大明军械监的蟠龙。

”这批货要赶上初七的潮汛。”

熟悉的声音让陆淮安险些捏碎火折子。郑木河正用倭语与独眼匠首交谈,脚边木箱里整齐码着上百个吹箭筒。当匠首掀开内室布帘时,陆淮安的血液凝固了——三架床弩上缠着浸油的麻绳,弩机位置却改装成了喷筒。

”火龙出水...”他无声地蠕动嘴唇。这是戚继光在《练兵实纪》里记载的水战利器,本该随抗倭军解散而绝迹。

独眼匠突然抽刀劈向阴影处:”鼠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