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张韬的耐心解答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旧书回收的摊位前,很快就围拢了不少前来咨询和卖书的学生和市民。
看着这逐渐热闹起来的场面,张韬嘴角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盘棋,活了。
接下来几天,学生们如同潮水般从各个校门涌出,不少人目标明确,直奔张韬书店门口那块醒目的红漆木板——“高价回收旧书,可抵购书款”。
“老板!老板!你看我这几本,初二的语文数学,还挺新的!”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献宝似的捧着几本书挤到前面。
吴昊按照张韬教的,接过书仔细翻看,动作麻利地拨拉着算盘珠子:“嗯,不错,笔记不多,给你算一块八毛!”
“太好了!”女生眼睛一亮,“我能换那本《射雕英雄传》吗?还差多少钱?”
“换!正好够!还找你两毛!”吴昊爽快地开了抵扣条。
旁边立刻响起一片叽叽喳喳的议论声。
“哇!真能换钱啊!比卖给收破烂的强多了!”
“是啊!收破烂的才给几分钱一斤,还嫌弃上面有字!”
“我那套旧课本也能卖钱了?太好了,正好想买几本小人书!”
兴奋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
要知道,这年头的课本可不是随便就能买到的,都是学校按人头定量发的。
学生正是好动顽皮的年纪,丢书、损毁书的情况时有发生。
张韬昨天就留意到好几个家长在书店附近焦急地打听,能不能买到某某年级的某某课本,脸上满是忧虑——学校就要这套教材,丢了补不上,孩子上课都成问题。
“课本!这才是真正的刚需!”张韬心中雪亮。
他立刻改变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