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承担不起的历史责任

白国昌带着不满的情绪,向秦云东发起强力输出:

“云东同志,槐荫市不比临江市,你们家底厚实,大企业众多,东方不亮西方亮,砍了一个企业不会伤筋动骨。但槐荫市不行,一个铝厂就贡献了财政的百分之二十。我不能为了环保,让这座城市陷入停摆状态,那才是最大的不负责任。”

白国昌说着,用指关节敲击着桌面。

秦云东看了他一眼,端起茶杯,冷冷地回答:

“我知道铝厂对槐荫市的重要性,也能理解潘全功市长很有压力,但对于污染问题,我们要站在大局上考虑,不能听之任之,必要时就需要牺牲眼前利益。”

秦云东在原则问题上又展现出绝不妥协的气势。

白国昌还想争论,但他在关键时刻还是克制住自己的情绪。

秦云东的立场属于大局正确,白国昌再争辩也只能是诡辩,不符合上级的指示精神。

况且,秦云东还是省常委成员,白国昌不能由着性子向秦云东发难。

沉默了几分钟,白国昌缓和语气开口:

“唉,现在槐荫市面临的问题,就是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问题。我如果停掉铝厂,没有了废气、废水和污染物,但槐荫市的财政收入锐减怎么办,铝厂几千名工人就业谁解决,依靠铝厂过生活的商家和企业没了收入,会不会接连倒闭?”

白国昌用推心置腹的谈话方式,向秦云东提出了一连串尖锐的问题,以此说明自己是进退两难,身不由己。

秦云东随即也放缓语气,平心静气向白国昌做工作。

“现在不治理污染,槐荫市上下一片祥和,财政收入稳定了,工人们和商家也都照常赚钱,但不出五年,槐荫的下一代恐怕再也没有干净的空气可以呼吸,再也没有干净的饮用水,甚至连地里种的庄稼都不能吃。国昌同志,你准备好承担如此的历史责任吗?”

秦云东故意提及历史责任,就是要提醒白国昌掂量一下。

如果白国昌还想仕途进步,他在槐荫市做过的事就会被不断检视。

只要槐荫市真的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今后肯定会成为一个污点永远伴随白国昌,想擦也擦不掉。

秦云东这句话果然起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