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贤龙放下架子,语气的柔和地向孙局长解释:
“孙局长误会了,我不是轻视临江市成立光伏实验室,反而我很欣赏你们认真的态度。为实验室投资没问题,只是光伏技术是每个企业的核心机密,秦书记这样的要求太强人所难了。”
“我可以向陈总解释我们成立联合实验室的初衷,我国光伏产业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各自为战,相互防范,甚至不停窝里斗。如果我们不抱团发展,打通光伏产业链的技术壁垒,那就会永远落后于欧美,只能做产业组装的下游业务。”
孙局长接着说,秦云东书记正是因为看到这个现状,他想尝试一套新的方法整合全供应链资源,促进光伏产业加速实现商业应用。
加入临江市光伏联合实验室的企业都将是行业内的精英,每家企业能拿出资金和技术实现共享,肯定会带动行业的整体技术进步,也有利于制定光伏制造的标准,避免大量的资源浪费。
“陈总,我可以向您透露一个信息,秦书记去欧洲是要洽谈和国际大厂汉斯光能的技术合作。汉斯光能对此非常有兴趣,他们已经初步同意给联合实验室授权使用他们的技术。陈总,您能凭自己的技术,实现真正的世界级光伏企业吗?”
孙局长按照秦云东交给他的话术,几乎一字不差地说给在座的每个人听。
贤龙绿能的谈判团队都深受触动,不由自主认同孙局长说得有道理。
陈贤龙被孙局长问得哑口无言,他默默地拨弄着签字笔,权衡着利弊得失。
在二十一世纪之初,我国的光伏虽然进入高速发展期,还有一些企业成功到海外上市,但总体来说,行业顶尖技术还是被欧美掌握,国内企业绝大多数都要购买国外的知识产权才能完成光伏制造。
秦云东以联合实验室的名义,实现技术共享和共同研发,从逻辑上的确可以加速产业整合,使每个参与企业受惠。
陈贤龙虽然在光伏电池封装领域有很强的技术,但放在光伏全产业链来说,只是一小块而已,而且严格意义上也算不上核心技术。
如果按照秦云东的规划,以自己的技术换取产业链每个环节的先进技术,绝对是物超所值,贤龙绿能将会补齐短板,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
倘若贤龙绿能拒绝秦云东的要求,不但不会影响临江市联合实验室的运作,反而会让自己被隔绝在技术核心圈子之外,只会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孙局长看陈贤龙一直沉默不语,便试探地问他的决定。
陈贤龙环视参加谈判的代表们,缓缓地说:
“成立联合实验室的想法很好,但要制定严格的规范化制度,以免造成企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果是别的地市提出这个概念,我肯定不答应。但我信得过临江市,相信秦云东书记的能力和人品,所以……我答应了。”
陈贤龙现在已经没有要价的优势,攻守易型,谈判主动权已经掌握在临江市手里。
谈判双方团队都情不自禁爆发出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