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享隐太子庙乐章之四《舒和》

? 歌钟:编钟,这里泛指乐器。

? 六佾:古代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是一种舞蹈行列。佾,行列。

? 羽戚:羽和戚都是古代舞蹈者所执的舞具,羽为鸟羽,戚为斧形。

? 燕飞来蔽日:可能是用燕的典故来形容某种盛大或神秘的场景,也可能暗示隐太子的某种恩泽或影响力如同燕子蔽日般广泛。

? 鹤影降凌云:鹤在古代常被视为仙禽,鹤影降凌云可能是想象隐太子的神灵如同鹤从云端降临,带有一种神秘、超凡的意味。

译文

乐器已按照诸侯的规格排列整齐,六佾之舞即将展开,舞者手持羽戚分开行列。依然遥想那燕子飞来遮蔽太阳的盛大场景,始终疑惑那如鹤影般的神灵是否从凌云之处降临。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祭祀作为一种承载着民族信仰、情感与文化传承的重要仪式,始终散发着独特而庄重的光辉。唐代这首佚名所作的《郊庙歌辞·享隐太子庙乐章·舒和》,虽篇幅简短,却宛如一把精巧的钥匙,开启了通往唐代祭祀文化殿堂的大门,以其简洁却富有深意的笔触,生动地描绘出一场庄严肃穆的祭祀仪式,引领我们穿越千年时光,领略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凝重情感。

首联:祭祀前奏,礼乐待发

“三县已判歌钟列”,诗歌开篇便将我们带入一个忙碌而有序的祭祀筹备场景。“三县已判”,这里的“三县”并非简单的数字罗列,极有可能指代当时参与此次祭祀活动的三个地方行政单位。在古代,祭祀是关乎社稷民生、家族兴衰的大事,往往需要多方协同合作。这三个县的官员们各自肩负着不同的职责,从祭品的筹备、场地的布置,到人员的调度,他们各司其职,忙碌而严谨。当“已判”二字落下,仿佛能看到他们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为祭祀的顺利举行奠定了坚实基础,象征着一场盛大祭祀的准备工作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