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希林连忙点头:“书记,您说得对。食品二厂的张副厂长说了,他们厂中期项目就需要石灰,这销路算是有着落了。设备和技术方面,我也会想办法去解决。”
邹书记看着侯希林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既然你考虑得这么周全,我支持你。我这就把这事批下来,你回去就可以准备动工了。有什么困难,随时跟公社说。”
侯希林得到了邹书记的批准,心里乐开了花。
他骑着车,一路哼着小曲儿回到了侯家村。
一进村,他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侯宝国和张明秀。
两人听后,也为他感到高兴。
"冬至前动工,开春就能见现钱。”侯宝国掏出包大前门,烟卷在指甲盖上磕了磕。
暮色漫上来时,侯希林蹲在南坡的石灰岩上。烧石灰的事定下来后,他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人来到村南的石头山。
指尖抚过青灰色的岩面,冰凉触感里裹着细碎的晶粒。
远处传来生产队收工的钟声,当当的铜音惊起一群寒鸦,扑棱棱掠过堆满秫秸的场院。
他小心翼翼地从兜里摸出那张已经皱巴巴的《石灰吟》,纸张的边角因为长时间被汗水浸润而变得发软。
只见上面用苍劲有力的字体书写着——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就在这个夜晚,队部里灯火通明,那全村唯一的一盏 15 瓦电灯散发着昏黄却温暖的光芒。
屋内,老会计正坐在桌前,熟练地拨弄着算盘珠子,噼里啪啦的声响不绝于耳。
而那些年轻力壮的后生们,则紧紧地挤在几条长凳上,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明亮的光芒,仿佛心中揣着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炭一般。
此时,侯希林紧紧地攥着邹书记亲自批准的条子,条子上的油墨印子深深地洇在了他的掌心,让他感觉到一阵滚烫。
只见条子上清清楚楚地写着:“明天就上山采石,妇女队负责筛煤渣,拖拉机手立刻前往县里拉运耐火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