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善念能收束万般缘分,这份美名也将在四方大地传扬。凭借智慧,便能光明地抵达解脱的彼岸,届时,只见云雾袅袅从天际涌起。诸佛都会为此感到欣慰,从此永驻那美好的仙境,享受千秋万代的安宁。打破人间如梦如幻的迷障,一切皆休,洗净尘世的污浊,不再被忧愁所扰。
话说三藏师徒四人,清理完那污秽不堪的稀柿衕,踏上了轻松愉悦的道路。时光飞逝,转眼间又到了炎热的夏天。此时的景象是:海石榴绽放出如锦绣般的花朵,荷叶舒展着好似青色的圆盘。道路两旁,绿杨成荫,其间藏着嗷嗷待哺的乳燕,行人则手持纨扇,用以驱赶暑气。
师徒四人继续前行,忽然看见前方有一座城池。三藏拉住缰绳,说道:“徒弟们,你们看那是什么地方?” 行者打趣道:“师父,您怎么不识字呢?亏您还能领了唐王旨意离开朝廷!” 三藏说道:“我自幼出家为僧,千经万典都能精通,怎么能说我不识字?” 行者说:“既然识字,那城头上飘扬的杏黄旗,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三个大字,您怎么就不认得,还问是什么地方呢?” 三藏喝斥道:“你这泼猴,别胡说!那旗被风刮得胡乱摆动,就算有字也看不清楚!” 行者说:“老孙我偏偏就能看见!” 八戒和沙僧说道:“师父,别听师兄瞎说。这么远远望去,城池都还看不真切,怎么可能看清上面的字号?” 行者道:“那上面分明写着‘朱紫国’三个字!” 三藏说:“朱紫国想必是西方的一个王国,我们得去倒换关文。” 行者说:“不用说了,去就是了。”
没过多久,他们来到城门口,下了马,走过桥,进入三层城门。这朱紫国的皇州果然气派非凡!只见门楼高高耸立,城垛整齐排列。周围有潺潺的活水环绕流淌,南北两面有高山相互护卫。六条大街和三个集市上,货物琳琅满目,千家万户的生意都十分兴隆。这里确实是帝王之都,是繁华的京城。远方的国家纷纷前来朝贡,带来珍贵的玉帛。地势险要,山峦连绵,宫墙高耸,仿佛与天河相接。三座关卡严密把守,守护着国家万古的太平。
师徒四人在大街上行走时,只见这里的人们气宇轩昂,衣着整齐,说话清朗,丝毫不亚于大唐的繁华景象。街道两边做买卖的人,突然看到猪八戒长相丑陋,沙和尚脸黑身强,孙行者满脸毛发、额头宽阔,纷纷放下手中的买卖,都跑过来争着观看。三藏赶忙说道:“千万别惹祸!低着头走!” 八戒听从吩咐,把长长的嘴巴藏在怀里;沙僧不敢抬头张望;只有行者东瞧瞧西看看,紧紧跟在唐僧身边。那些懂事的人,看了一会儿就回去了。而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和顽童们,却嘻嘻哈哈地围上来,向八戒扔瓦片、丢砖头,拿他寻开心。唐僧心里捏着一把汗,不停地叮嘱:“千万别生事!” 呆子吓得不敢抬头。
没走多远,转过街角,忽然看见一座门墙,上面写着 “会同馆” 三个字。唐僧说:“徒弟们,我们进这个衙门去吧。” 行者问:“进去干什么?” 唐僧说:“会同馆是天下往来人员聚会、交流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在这里借住。先到里面休息一下,等我去拜见国王,倒换了关文,再出城赶路。” 八戒听了,立刻伸出嘴巴,吓得那些围观的人有数十个摔倒在地。他走上前说:“师父说得对。我们先到里面躲起来,省得这伙人吵吵闹闹。” 于是他们走进会同馆。那些人这才渐渐散去。
却说会同馆里有两个大使,一正一副,正在厅上清点人夫,准备去迎接官员。忽然看见唐僧师徒到来,都吃了一惊,齐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三藏双手合十说道:“贫僧是东土大唐皇帝陛下派遣,前往西天取经的。如今来到宝地,不敢私自通过,想倒换通关文牒,暂时借贵馆休息一下。” 两个馆使听了,让左右的人退下,然后各自整理好帽子和衣带,走下厅来迎接。他们立刻吩咐打扫客房,安排唐僧师徒休息,还让人准备素斋招待。三藏谢过他们。两位官员带着人夫,走出大厅。手下人请唐僧到客房休息,三藏便跟着走了。行者不满地说:“这些人真懒!怎么不让老孙我在正厅休息?” 三藏说:“这里不归我们大唐管辖,又不与我国接壤,况且不时还有上司和过往的客人,所以不方便在这里隆重接待我们。” 行者说:“既然这样,我偏要让他们好好招待!”
正说着,有管事的送来了招待的物品,有一盘白米、一盘白面、两把青菜、四块豆腐、两个面筋、一盘干笋、一盘木耳。三藏让徒弟们收下,谢过管事的。管事的说:“西房里有干净的锅灶,柴火也方便,你们可以自己去做饭。” 三藏问:“国王现在在殿上吗?” 管事的说:“我们万岁爷已经很久不上朝了,今天是黄道吉日,正在和文武百官商议发布黄榜。你们要是想倒换关文,赶紧去还能赶上;到了明天,就来不及了,还不知道要等多久呢。” 三藏说:“悟空,你们在这里准备斋饭,我赶紧去验了关文回来,吃了饭就赶路。” 八戒急忙取出袈裟和关文。三藏整理好衣冠,准备去上朝,只是再三叮嘱徒弟们,千万不要出去惹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一会儿,三藏就来到了五凤楼前。这里的殿阁高耸入云,楼台雄伟壮丽,难以用言语形容。三藏一直走到端门外,麻烦奏事官向朝廷转达,说自己想倒换通关文牒。黄门官果然来到玉阶前启奏道:“朝门外有一位东土大唐的钦差僧人,前往西天雷音寺拜佛取经,想要倒换通关文牒,请陛下定夺。” 国王听了,高兴地说:“我生病很久了,一直没能登基理政;今天刚上殿发布招医的黄榜,就有高僧来到我国!” 随即传旨,宣三藏到阶下。三藏立刻行礼跪拜。国王又宣他上金殿赐座,还命光禄寺准备斋饭。三藏谢过恩,把关文呈了上去。
国王看完关文,十分欢喜,问道:“法师,你们大唐经历了多少位贤明的君主?有多少贤臣辅佐?至于唐王,因为什么疾病得以死而复生,还派你远涉千山万水去取经?” 长老听了,欠身合掌说道:“在我们大唐:
三皇开创了世间的秩序,五帝划分了人伦纲常。尧舜登上王位,禹汤安定了百姓。周朝子孙众多,各自建立起自己的天地。有人恃强凌弱,划分国家,自称君主。天下有十八个邦国,边境时有战乱。后来形成十二个国家,宇宙才得以安宁。因为没有了大规模的战争,却又出现了相互吞并的情况。七雄争胜,六国最终归秦。天下又出了刘邦、项羽,他们各怀野心。江山最终归属汉朝,人们都遵守着简约的法律。汉朝又归了司马氏,晋朝又陷入了混乱。南北先后出现了十二个朝代,依次是宋、齐、梁、陈。各位祖先相继传承,大隋继承了正统。然而隋炀帝赏花无道,百姓遭受苦难。我大唐李氏,建立国号为唐。高祖去世后,当今陛下李世民即位。如今四海升平,陛下大德宽仁。只因长安城北,有一条怪水神龙,减少了降雨,理应受到惩罚。它夜里托梦给陛下,请求陛下拯救。陛下答应赦免它,早早召集贤臣商议。把贤臣留在殿内,慢慢下棋商议对策。当时正值中午,那位贤臣在梦中斩杀了龙身。”
国王听了,忽然发出呻吟声,问道:“法师,那位贤臣是哪个国家的人?” 三藏说:“就是我大唐陛下驾前的丞相,姓魏名征。他精通天文地理,能辨别阴阳,是安邦立国的大宰相。因为他在梦中斩杀了泾河龙王,那龙王告到阴司,说我王答应救它却又杀了它,所以我王就得了重病,身体渐渐危急。魏征又写了一封信,让我王带到冥司,交给酆都城的判官崔珏。不久,唐王去世,到了第三天又得以复活。多亏了魏征,感动了崔判官,修改了文书,给唐王增加了二十年寿命。如今我王要举办水陆大会,所以派贫僧远途跋涉,寻访各国,参拜佛祖,求取《大乘经》三藏,超度受苦的亡魂升入天堂。” 国王听了,又呻吟着感叹道:“果然是天朝大国,君主贤明,臣子忠诚!像我这样,已经久病多时,却没有一个臣子能拯救我。” 长老听了,偷偷看了一眼国王,只见皇帝面黄肌瘦,身形憔悴,神情萎靡。长老正想问话,光禄寺官员奏请国王,邀请僧人一同用餐。国王传旨,说:“在披香殿,把朕的膳食也摆上,与法师一同享用。” 三藏谢过恩,与国王一同进膳,暂且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