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回 邓芮二侯归周主

话说邓昆问:“是武成王黄飞虎吗?” 欧阳淳说:“正是。” 邓昆冷笑一声,说:“他今日也被你擒住了,这可是将军莫大的功劳啊。” 欧阳淳连连谦逊道谢。邓昆暗自把这件事记在心里。原来,黄飞虎是邓昆的两姨丈,众将哪里知道呢?欧阳淳设酒宴款待二位诸侯,众将饮酒完毕,各自散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邓昆回到私宅,暗自思量:黄飞虎如今被擒,我该如何救他?我看八百诸侯都已归顺周朝,这关大势已去,恐怕难以阻挡周兵。我不如归顺周朝,这才是上策。但不知芮吉是怎么想的?且等明日与周兵交战,见机行事。

第二天,二位诸侯上殿,众将参拜。芮吉说:“我们奉旨前来,应当忠心保国。赶快传令,把人马调出关,与姜尚一决雌雄,以免无辜百姓遭受涂炭。” 欧阳淳等人说:“将军所言极是。” 于是命令卞吉等人在关中点炮呐喊,人马一齐出关。

邓、芮二位诸侯出了关外,看到幽魂白骨幡高悬数丈,挡住了正道。卞吉在马上说:“启禀二位将军,人马从左边道路走,千万不能从下面过去,这个宝物与其他的不一样。” 芮吉说:“既然不能从下面走,那就别走。” 军士们都从左边道路,来到姜子牙营前。他们对左右探马说:“请武王、姜子牙答话。” 姜子牙说:“既然请武王答话,必定有深意。” 命令中军官:“赶快请武王到阵前。” 姜子牙传令,点炮呐喊,宝旗挥动,辕门打开,鼓角齐鸣,周营中人马一齐出动。这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有赞为证:“红旗闪灼出军中,对对英雄气吐虹;马上将军如猛虎,步下士卒似蛟龙。腾腾杀气冲霄汉,霭霭威光透九重;金盔凤翅光华吐,银甲鱼鳞瑞彩横。幛头灿烂红抹额,束发金冠摇雉尾;五岳门人多骁勇,哪吒正即是先锋。保周灭纣元戎至,法令森严姜太公。”

话说邓、芮二位诸侯,骑在马上,看着姜子牙出兵。只见周军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呈现出与寻常军队截然不同的气势。又见那三山五岳的门人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在红罗伞下,武王骑着逍遥马,左右有四贤八俊分侍两旁。武王生就一副天子的非凡仪表,究竟是怎样的呢?有诗为证:“龙凤丰姿迥出群,神清气旺帝王君;三停匀称金霞绕,五岳朝归紫雾分。仁慈相继同尧舜,吊伐重光过夏殷;八百余年开世业,特将时雨救如焚。”

邓、芮二位诸侯在马上高声呼喊:“来的可是武王和姜子牙?” 姜子牙回答:“正是。二位是何人?” 邓昆说道:“我乃邓昆、芮吉。姜子牙!你们西周不知仁义礼智为何物,竟然擅自称王,收留叛逆逃亡之人,抗拒天兵,杀害将士,这些罪行已经不可饶恕。如今还变本加厉,嚣张跋扈,欺君罔上,忤逆不道,侵占天王的疆土,你们到底想干什么?难道不明白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的道理吗?为何如此肆无忌惮,竟到了这般地步!” 芮吉又指着武王说:“你先王一向以德行着称,即便被囚禁在羑里七年,也没有一句怨言,恪守臣子的本分。承蒙纣王怜悯赦免,放他归国,还赐予黄钺白旄,赋予他专征之权,纣王的洪恩可谓深厚。你们本应世世代代报答,然而至今尚未尽到一丝一毫。如今你父去世不久,就听信姜尚的胡言乱语,挑起战事,兴无名之师,犯下大逆不道之罪,这是自取灭族的灾祸,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现在听我的,赶紧退兵,归还关隘,擒获并献上逃亡之人,然后自行归降待罪,这样或许还能饶你们不死。不然,恐怕天子会大发雷霆,亲自率领六军,大张旗鼓地进行讨伐,到那时,你们恐怕一个都活不了。”

姜子牙笑着说:“二位贤侯,你们只知道守着那些老套的说法,却不明白时务。古话说:‘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如今纣王残暴无道,沉迷酒色,肆意杀戮大臣,诛杀妻子,抛弃子女,不祭祀天地,不供奉宗庙。臣子们受其影响,结党营私,相互为仇,残害百姓,无辜之人惨遭杀害,他的恶行昭然若揭,罪恶已经满盈。皇天因此震怒,特意命令我周朝,奉行上天的旨意进行讨伐。所以天下诸侯,纷纷归附周朝,在孟津会师,前往商郊观察时政。二位侯主还执迷不悟,还想用言语来争辩吗?依我看,二位侯主就像寄人篱下的过客,都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主人。你们应该尽快倒戈,暗中投奔明主,这样也不失封侯之位。请二位仔细考虑!”

邓昆大怒,立刻命令卞吉:“把这个乡野老头抓起来。” 卞吉纵马挥舞画戟,冲杀过来。旁边赵升手持双刀,上前抵挡。二人刚交战,芮吉也持刀冲了过来,这边孙焰红举起斧头迎了上去。只见武吉催马冲来助战,旁边哪吒见状,蹬开风火轮,现出三头八臂的法身,冲杀过去,势不可当。邓昆见哪吒这般奇异的模样,吓得魂飞魄散,落荒而逃,急忙传令鸣金收兵,众将各自撤回兵器。正是:人言姬发过尧舜,云集群雄佐圣君。

话说邓昆收兵回关,来到殿前坐下。欧阳淳、卞吉都表示,姜子牙用兵有方,手下将士勇猛,而且门下还有许多来自三山五岳的道术之士,实在难以取胜,众人都唉声叹气。欧阳淳设酒款待,一直饮到半夜,各自回房休息。

小主,

且说邓昆到了深夜,独自思考:“如今大势已倾向周主,纣王昏庸无道,想必也撑不了多久。况且黄飞虎还是我的两姨丈,如今被囚禁在这里,让我难以施展手脚,这可如何是好?再说武王功德日益兴盛,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确实是顺应天命的君主。姜子牙又善于用兵,门下都是些有道术的异人,这关怎么可能为纣王长久坚守呢?我不如归顺周朝,顺应天时。只是担心芮吉不同意,这可怎么办?且等明天用言语试探他一下,看看他的想法,再做打算。” 就这样,邓昆思索了半夜。暂且不说邓昆已有归周之意。

且说芮吉自从与武王对阵,回到关内,虽然在饮酒,但心中暗自思量:“人们都说武王有德,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姜子牙善于用兵,他的门下也都是些异人。如今三分天下,周朝已占其二,看来这关是守不住了。我不如献关归降,以免百姓遭受战争之苦。只是不知道邓昆心里是怎么想的。我且慢慢用言语试探他,就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了。” 两人都有意归周,暂且按下不表。

第二天,二位诸侯升殿坐下,众将官参拜完毕。邓昆说:“关中兵少将寡,昨天临阵交锋,姜子牙果然用兵如神,相助他的大多是些有道术的人,国事如此艰难,这可如何是好?” 卞吉说:“国家兴隆,自然会有豪杰相助,又岂能只看人数多少呢?” 邓昆说:“卞将军说得虽有道理,但眼下局势难以支撑,这可怎么办?” 卞吉说:“如今关外还有那幽魂白骨幡,阻挡着周兵,料想姜子牙也无法通过。” 芮吉听了他们二人的对话,心中暗自思忖:“邓昆已经有意归周了。” 不知不觉到了晚上,众人饮了几杯酒,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