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解军粮英雄归宋室 下战书福将进金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牛皋连忙说道:“这可不是我一人的功劳!多亏了新结识的三位兄弟 —— 高宠、郑怀、张奎。他们武艺高强,一路冲杀,保护粮草,才能顺利上山。此刻他们正在岭上等候元帅召见。” 岳元帅听闻,赶忙说道:“快请他们进来相见!” 牛皋出营,带着三人入内参拜。岳元帅亲自起身相迎:“三位将军请起。” 接着询问三人的家世,高宠等人详细禀明。岳元帅承诺:“既是藩王后裔,待我奏明圣上,定给你们封职。”

随后,岳元帅命人妥善收贮粮草,亲自带着三人前往玉虚宫,朝见高宗。岳元帅将三人前来保驾的事如实奏明,高宗询问李纲:“该封他们何职?” 李纲建议:“暂时先封他们为统制,等天下太平,再让他们承袭祖职。” 高宗采纳了建议,三人谢恩后,跟随岳元帅返回军营。牛皋又向岳元帅请求:“这三位兄弟,能否与我同住?” 岳元帅应允,同时将三人带来的人马编入麾下,收缴的金银财帛送入后营,作为犒劳将士之用,只等选个吉日,与兀术决战。

第二天,岳元帅升帐,众将整齐列队听令。岳元帅神色凝重地说:“如今粮草虽已运到,但金兵将我们围困在此,一旦粮尽,后果不堪设想。必须与金兵大战一场,杀退他们,护送天子回京。哪位将军敢前往金营下战书?” 话音刚落,牛皋挺身而出:“小将愿往!” 岳元帅担忧道:“你前日杀了许多金兵,是他们的死敌,此去太过危险,如何使得?” 牛皋却坚定地说:“除了我,再没人敢去!” 岳元帅无奈,只得吩咐张保:“给牛将军换身行头。”

张保为牛皋换上一身崭新的冠带,牛皋辞别元帅,独自下山。岳元帅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满是担忧,生怕他有去无回。一众兄弟也追到半山,纷纷叮嘱:“贤弟此去,务必小心!说话一定要谨慎!” 牛皋爽朗一笑:“哥哥们放心!自古道‘教的言语不会说,有钱难买自主张’,大丈夫随机应变,何须慌张!只是有一事相托,咱们兄弟一场,若我有个闪失,还望诸位多多关照三位新兄弟!” 众人含泪点头:“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多言,愿你平安归来!”

牛皋独自下山,一路上强忍泪水,暗自思忖:“绝不能让番人瞧见我流泪,免得他们笑话我怕死。” 低头看看自己的装束,不禁哑然失笑:“我如今这副模样,倒像是城隍庙里的判官。”

很快,牛皋来到金营前,金兵平章一见,惊讶道:“这不是牛南蛮吗?怎么打扮成这般模样?” 牛皋挺胸昂首道:“能文能武,才是真汉子!今日我来下战书,乃是外交大事,自然要打扮得斯文些。劳烦你进去通报一声。” 平章忍不住笑了起来,进帐禀报:“牛南蛮来下战书了。” 兀术下令:“叫他进来!” 平章出来传话,牛皋不满道:“这狗头,连个‘请’字都不会说,如此无礼!” 说罢,下马径直走进大帐。

帐中金兵见牛皋这副奇特的模样和打扮,都忍不住掩嘴偷笑。牛皋见到兀术,毫不畏惧地说道:“请下来见礼!” 兀术勃然大怒:“我乃金朝太子,又是昌平王,你见了我,本该行大礼,为何反倒让我与你见礼?” 牛皋毫不示弱:“什么昌平王!我也曾做过公道大王!我上奉天子圣旨,下遵元帅将令来下书。古人云‘上邦卿相,即是下国诸侯;上邦士子,乃是下国大夫’,我是堂堂大宋使臣,理应宾主相见,怎能向你屈膝!我牛皋岂是贪生怕死之辈?若怕死,根本就不会来!”

兀术听后,态度缓和:“这么说来,倒是我失礼了。没想到你是个不怕死的好汉,我这就下来与你见礼。” 牛皋笑道:“这才像话!下次在战场上,咱们可要多较量几个回合!” 兀术行礼道:“牛将军,有礼了。” 牛皋也拱手回礼:“狼主,末将也有礼。”

兀术问:“将军此来何事?” 牛皋递上战书:“奉岳元帅之命,特来下战书!” 兀术接过战书,看罢后批上 “三日后决战”,交还给牛皋。牛皋又道:“我难得来一趟,你也该请我吃顿饭!” 兀术连忙应道:“应该,应该!” 随即命平章带牛皋到左营饮酒吃饭。

牛皋喝得酩酊大醉,向兀术道谢后,上马返回牛头山。山上众人见他平安归来,大喜过望,纷纷前来迎接:“牛兄弟,辛苦了!” 牛皋打着酒嗝笑道:“不辛苦!承蒙他们款待,就是饭没吃几口,光喝酒了。”

牛皋回到大营,向岳元帅复命,呈上战书。岳元帅大喜,吩咐记下牛皋的功劳,让他回营休息。

次日,岳元帅再次升帐,众将参拜完毕。岳元帅叫来王贵,递给他一支令箭:“你持此令箭,前往番营,取一口猪回来,本帅要用来祭旗。” 王贵领命而去。接着,岳元帅又将一支令箭递给牛皋:“你也去番营,取一口羊回来!” 牛皋同样领命出发。正所谓:

天子三宣恩似海,将军一令重如山。

不知王贵和牛皋此番前往番营,能否顺利取回猪羊?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