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兀术亲自带领一众文武,送秦桧夫妇回国。一路上,每隔三十里设一营,五十里设一寨,安排他们休息。经过多日跋涉,眼看就要抵达潞州,小番向兀术禀报。兀术在帐中设宴,为二人送行。酒足饭饱后,秦桧起身告辞。兀术叮嘱道:“秦卿回到中原,若得富贵,可别忘了我!” 秦桧信誓旦旦地说:“我夫妻二人若有飞黄腾达之日,情愿将宋室江山献给狼主。” 兀术道:“你若真有此心,何不对天发誓,我才信你是真心!” 秦桧当即跪下:“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秦桧若忘了狼主恩德,不把宋朝天下献给狼主,就让我后患背疽而死!” 兀术道:“秦卿不必如此,太过认真。日后若有要事,派人知会我,定会照应。今日就不远送了!” 秦桧夫妻拜别后,骑马朝着潞州而去。
二人来到关下,向守关军士说明来历。军士上报守关总兵,总兵详细询问一番后,才放他们入关,还派人护送他们前往临安。不久,秦桧夫妻抵达临安,在午门外等候圣旨。高宗传旨宣他们进金銮殿,秦桧说:“二圣有诏书给陛下。” 高宗听闻,急忙接过诏书。之后,秦桧行朝见之礼,高宗降旨道:“今日爱卿回朝,让朕得知二圣消息,又得一贤才,实在可喜。爱卿多年来在二圣身边不离不弃,今封你为礼部尚书,妻王氏封二品夫人。” 秦桧谢恩退朝,前往礼部衙门赴任。此时正是绍兴四年初秋。有诗感慨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高宗素志在偷安,欣逢奸佞列鸳班。
从此山河成破碎,蒙尘二帝不能还!
南宋时期,局势动荡不安,年逾九旬的大元帅王渊虽已白发苍苍,却依然执掌着朝廷的重要兵权,以一颗赤诚之心守护着大宋江山。这天,他如往常一样在帅帐中召集众将,神情严肃,目光坚定地传令道:“明日便是霜降,在朝诸位将领务必前往教场举行祭旗仪式,并操练兵马,不得有任何懈怠!” 声音铿锵有力,在帅帐中回荡,众将领纷纷齐声领命,各自回去做准备。
次日凌晨,五鼓时分,夜色还未褪去,教场中早已灯火通明,众将整齐列队,等候王渊到来。王渊逐一点名查点,发现所有人都到齐了,唯独左都督苗傅和右都督刘正彦不见踪影。他眉头紧锁,心中疑虑顿生,立即派官员前去催促。没过多久,差官匆匆回报:“两位都督称奉天子旨意,前往西山打猎,无法前来参加。” 王渊听闻,虽觉蹊跷,但也不好多说,只能无奈作罢。随后,他亲自带领众将完成祭旗仪式,又组织了一场军事操练,结束后便打道回府。
当行至众安桥时,迎面撞见喝得醉醺醺的苗傅和刘正彦。二人满脸通红,眼神迷离,带着几名随从骑着马东倒西歪地走来。看到王渊的仪仗,他们躲避不及,慌乱中匆忙下马,低着头,局促不安地立在路边人家门首。王渊坐在马上,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他冷冷地吩咐将二人唤到跟前。苗傅和刘正彦心中忐忑,却也只能硬着头皮,一步一步走到王元帅马前,恭敬地打躬站立。
王渊怒目圆睁,大声斥责道:“好大胆的匹夫!口口声声说奉天子旨意去西山打猎,为何却在此处?分明是公然藐视本帅!真当我治不了你们?” 话音刚落,便毫不犹豫地吩咐:“将这厮扯下去各打二十!” 苗傅和刘正彦一听,顿时吓得脸色煞白,慌忙 “扑通” 一声跪下,声音颤抖地求饶道:“小将一时糊涂,冒犯了元帅虎威,求元帅看在平日的情分上,饶恕我们这一次吧!” 王渊余怒未消,继续喝道:“你们仗着天子宠幸,竟敢侮蔑大臣,本该重重惩处!这次姑且饶过你们,若再有无礼,定要奏明天子,斩了你们的狗头!” 一番大骂后,王渊这才带人离开。
苗傅和刘正彦满脸羞愧,心中充满怨恨,却又无处发泄。苗傅咬牙切齿地对刘正彦说道:“刘兄,没想到我们今日竟受这般羞辱!走,到我衙门去,我有话要说!” 二人上马,一同来到苗傅的衙门,下马后径直走进内衙坐下。
苗傅猛地一拍桌子,恶狠狠地说:“王渊这老贼,竟然让我们当街出丑,此仇不报非君子!如今岳飞退隐乡间,韩世忠远在镇江,满朝之中还有谁能阻拦我们?我打算集结你我部下,杀了王渊老贼,以泄心头之恨!然后再杀进宫中,擒住康王,到时候满朝文武谁敢不服?我们兄弟二人平分天下,共享荣华富贵,不知刘兄意下如何?” 刘正彦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点头赞同道:“此计甚妙!事不宜迟,我们今晚就点齐人马,在王渊府门口集合。切记不可走漏消息,以免误了大事!” 二人再三叮嘱,确保计划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