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写道:“烽烟戈甲正重重,血战将军漂杵红。拟向围场尽狐兔,博取天山早挂弓。” 且说那埋伏的标枪手们,在王佐掷杯为号后,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出,刀枪闪烁,杀意凛然。牛皋急忙大喊:“元帅快走!我来断后!” 岳飞迅速从腰间拔出宝剑,寒光一闪,朝着寨外奋力杀去。牛皋挥舞着双锏,一边抵挡敌人的攻击,一边掩护岳飞撤退。
当他们来到二门时,只见张保手持佩刀,紧紧守护着马匹,大声呼喊:“元帅!牛将军!快上马,我来挡住追兵!” 岳飞和牛皋匆忙翻身上马,却见前方道路上桌椅板凳等杂物横七竖八地堆放着,后方标枪手又紧追不舍。张保眼疾手快,一刀砍倒一个敌人,顺势夺过一杆长枪,接连挑翻几人;牛皋也勒转马头,双锏舞动,打死十来个追兵,一时之间,那些标枪手不敢再贸然上前。张保用长枪将路上的障碍物挑开,三人这才得以继续前行。然而,刚出一层门,两边屋顶上的瓦片如同雨点般密集地砸落下来,三人躲避不及,被打得头青脸肿,但他们咬着牙,不顾一切地拼命向大门外冲去。
好不容易冲出大门,却见雷家五虎将率领兵马从左右两侧包抄过来。岳飞、牛皋和张保三人奋力迎战,正厮杀得难解难分之时,忽然听到一阵呐喊声由远及近,杨再兴骑着快马如闪电般冲入战场,手中长枪猛地一刺,将雷仁挑落马下。雷义见状,举起铁锤恶狠狠地砸向杨再兴,杨再兴轻松架开铁锤,反手一枪,直中雷义心窝,雷义顿时翻身落马。这时,岳云及时赶到,他先护送岳飞等三人出寨,杨再兴则在后面紧紧跟随。雷家剩下的三兄弟不肯罢休,他们有的持刀,有的举叉,带着兵卒疯狂追来。杨再兴怒不可遏,拨转马头,手中的滚银枪上下翻飞,左刺右挑,眨眼间就将三将挑死,接着又冲入敌群,将那些喽啰杀得丢盔弃甲,这才收兵,追上岳飞等人,一同返回澶州。
进城后,众人来到帅府,其他将领纷纷前来请安。岳飞命纪录官记下杨再兴、牛皋和张保三人的功劳,又让牛皋和张保到后营养伤休息。
另一边,王佐去见杨幺,将岳飞逃脱的事情如实奏明。杨幺得知后懊恼不已,精心设计的计谋不仅没有成功,反而损失了雷家五虎将,他只好让王佐先回营,说道:“待我再想其他办法。” 王佐无奈,只好告辞,返回自己的寨子。
且说岳飞升帐议事时,有军士前来禀报:“启禀大帅,韩世忠元帅率领十万水军,乘着大小战船,已在水口扎下营寨。” 岳飞听后大喜,立刻带着张保前往水寨拜访。军士将消息传入水寨,韩世忠大开寨门,热情迎接岳飞入寨。二人见过礼后坐下,韩世忠问道:“元帅来到这里,和杨幺交过几次战了?” 岳飞答道:“我对敌方情况还不了解,尚未交战。若要确定作战日期,还得仰仗老元帅相助!” 韩世忠连忙谦虚推辞,随后吩咐摆下宴席款待岳飞。两人边吃边聊,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天色渐晚,岳飞起身告辞,韩世忠将他送出水寨。
岳飞骑上马,沿着湖边一路查看洞庭湖的地形。但见湖面波涛汹涌,水天相接,一望无际。远远望去,君山上宫殿雄伟壮观,旗帜密密麻麻,尽显威严气势。正看着,忽见水面上一艘小船快速驶来,船桨划动,激起阵阵水花。张保看到不远处有一片茂密的树林,便对岳飞说:“大帅,有小船过来了,我们先到林子里躲一躲。” 岳飞赶紧催马进了树林,张保也跟了进去,暗中观察。
只见小船很快靠岸,船夫将船停好后,船舱里走出一个人。那人四下张望,嘴里喃喃自语:“我明明看见有两个人在这儿,怎么不见了?” 张保见他手中没有兵器,便提着棍子走出树林,大声喝道:“你是什么人?是不是奸细,竟敢在此窥探?” 那人连忙解释:“我不是奸细,我是来见岳元帅,想立个功劳的。” 张保说:“元帅就在这儿,你跟我来吧。” 那人便跟着张保走进树林。张保指着岳飞说:“这就是元帅,你有什么事?” 那人立刻跪在岳飞面前,说道:“小人是杨幺的族弟杨钦。我那兄长逆天而行,发动叛乱,我想保全祖宗的基业,却一直没机会见到元帅。刚才乘船经过,看到元帅独自骑马,猜您是宋朝将领,就想前来投奔。没想到运气这么好,真的见到了元帅。如果元帅不怀疑我,咱们就约好,明天晚上在此相见,我有一计,可助元帅消灭逆兄。请您一定不要失信!” 岳飞问道:“你既然知道顺逆,愿意归降,为什么不现在就跟我回营,非要等到明天?” 杨钦解释道:“元帅身为大将,应该知道机密之事若不保密,肯定难以成功。我既然决定为国家效力,怎么会不愿意早点投奔?只是我手无缚鸡之力,又不懂军事,现在去也帮不上忙。而且我有隐情,必须谨慎行事。一旦消息泄露,不仅无功而返,还会生出许多麻烦!” 岳飞听后,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明天在此等候。” 杨钦叩拜后,回到船上离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岳飞和张保回城后,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下午,岳飞悄悄命令张宪、杨再兴、岳云、王贵四位将领,各带三千人马,在湖边四处埋伏,叮嘱他们看到流星信号就立刻杀出救援,如果没有意外,听到炮声就回营。四人领命后,各自去埋伏。临近傍晚,岳飞把张保叫来,吩咐道:“你独自前去赴约,见机行事。要是遇到意外,就放出流星信号,自然会有人来救你。” 张保满不在乎地说:“放心吧!我跑得快,要是情况不对,我马上就回来。” 岳飞还是不放心,再三叮嘱:“一定要小心!”
张保告别岳飞,出城来到约定的树林。等了一会儿,果然看到一艘小船靠岸,杨钦从船上走了下来。张保迎上去喊道:“杨将军来了?” 杨钦问道:“元帅在哪里?” 张保说:“元帅偶然染病,所以派我来等候。” 杨钦说:“这样啊,我有一样东西,麻烦你转交给元帅,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 说着,他从身边掏出一个封得严严实实的小册子,递给张保,又再三叮嘱后,才告辞上船。张保收好册子,急忙回城,来到帅府。岳飞正在帐中,坐在灯下焦急地等待消息。张保进来后,将杨钦的话如实禀报,并呈上册子。岳飞拆开一看,心中暗暗高兴,随即命张保出营,燃放号炮,通知埋伏的四将回营。
第二天,岳飞带着册子,来到水寨见韩世忠。两人行过礼坐下后,岳飞请韩世忠屏退左右,说有机密之事相商。韩世忠却说:“作为将领,最重要的是上下一心。我手下的将士就像我的亲兄弟,有话但说无妨。” 岳飞便将册子递过去,说:“有件功劳,特意送给元帅。” 韩世忠接过一看,原来是一幅详细的地理图,上面把各处地形标注得清清楚楚,不禁大喜:“承蒙元帅相让功劳,我该如何感谢?” 岳飞说:“我们都是为朝廷效力,何必说这种话?” 韩世忠又说:“还请元帅调拨几位统制相助。” 岳飞答应道:“稍后就派人过来。” 说完,岳飞告辞回府,立刻点了汤怀、王贵、牛皋、赵云、周青、梁兴、张显、吉青八员统制,让他们去协助韩世忠,临行前还再三叮嘱:“各位将军,到了韩元帅那里,一定要小心行事!要是犯了军法,可没人能救你们。” 众将领命,上马出城,前往韩世忠的营寨。
韩世忠见众人到来,十分高兴,便命大公子韩尚德,带着曹成、曹亮等人留守水寨,自己则和二公子韩彦直,率领八员统制,带领五千精兵,直扑蛇盘山。在离山还有十多里的地方,他们安下营盘。很快,就有喽啰将消息报到蛇盘山上去。
各位有所不知,这蛇盘山位于群山深处,四周都是连绵起伏的乱山、高耸入云的峻岭,山林中竹林茂密、草木丛生,道路错综复杂,极难辨认。山中还有一个藏金窟,是杨幺的老巢。杨幺的父亲杨枭,带着三儿子杨宾、五儿子杨会,以及伪设的护山丞相邬天美、镇国元帅燕必显、辅国元帅燕必达、左卫将军管师彦、右卫将军沈铁肩,还有二十名护山太保、二千名护山勇士,聚集一万多喽啰在此把守。他们行踪不定,平日里很少有人能靠近这里,所以之前官兵来围剿,常常吃败仗。没想到杨钦把这里的路径详细画成册子,献给了岳飞,这才让韩世忠得以顺利在山下扎营。
杨枭得知宋兵到来,大吃一惊,说道:“宋兵怎么可能到得了这里?肯定是我儿身边出了奸细!” 杨宾和杨会赶忙上前说:“父王,先抓住宋将,再慢慢查奸细也不迟。” 杨枭问:“谁愿意下山打探宋兵虚实?” 镇国元帅燕必显上前领命,杨枭又让杨宾一同前去,务必擒获宋将。二人得令后,骑上马,带着喽兵下山,直奔宋营挑战。
宋营小校得知消息,连忙向韩世忠禀报。韩世忠当即命令二公子韩彦直出营迎敌。韩彦直大声领命,翻身上马,率领兵马出营。来到阵前,他大喝道:“贼将报上名来!天兵到此,还不赶快下马投降?” 燕必显大声回应:“我乃杨大王驾前镇国大元帅燕必显!你是何人,竟敢来此送死?” 韩彦直怒喝道:“我是韩元帅二公子韩彦直!你们逆天叛乱,我特来将你们擒获!” 燕必显听后,怒火中烧,举起八十二斤重的合扇刀,朝着韩彦直当头劈下;韩彦直毫不畏惧,舞动虎头枪奋力招架。一场激烈的厮杀就此展开:
燕必显生得虎头虎脑,双眼圆瞪,气势汹汹;韩彦直则齿白唇红,英姿飒爽。韩彦直的虎头枪如霜似雪,寒光闪烁;燕必显的合扇刀如电似虹,迅猛无比。一个如同离山猛虎,威风凛凛;一个好似出海游龙,气势磅礴。燕必显怒吼声如雷鸣,韩彦直则怒火中烧。你为了胜利奋勇拼杀,不惜马革裹尸;我为了给皇家建功立业,毫不退缩。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胜负一时难料 。
韩彦直与燕必显激烈拼杀,三十多个回合过去,依然难分胜负。韩彦直心中盘算,故意露出一个破绽,拨转马头假装败逃。燕必显求胜心切,见此情景,立刻拍马紧追不舍。就在燕必显即将追上之际,韩彦直突然在腰间抽出金鞭,猛地回转马头,“啪” 的一声,金鞭如闪电般重重抽在燕必显的左臂上。燕必显疼得大叫一声 “不好”,身体本能地一扭,急忙调转马头准备逃走。韩彦直岂会轻易放过,催马疾驰上前,伸手抓住燕必显的勒甲绦,轻轻一提,便将这个魁梧的敌将横放在自己的马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