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杨钦暗献地理图 世忠计破藏金窟

杨宾将这两日的经历一五一十地禀报给父亲。杨枭听完,把四名士兵唤上殿来问道:“你们四人叫什么名字?” 四人跪地禀道:“小人江彩、山凤、水和、石鸣。” 杨枭感慨道:“难得你们一片忠心,救了我儿。即刻封你们为统制,归在三王爷麾下听令。” 四人谢恩后,换上崭新的盔袍,一时间风光无限。

小主,

随后,杨枭对燕必达说:“你兄长还在韩世忠营中,必须想办法救他出来。你悄悄从后山走水路前往洞庭湖,面见大王,让他速速发兵,我们里应外合,定能擒住韩世忠,救出你兄长。” 燕必达领命,连夜单人独骑朝洞庭湖疾驰而去。

另一边,韩世忠接到探子密报:“四名士兵杀死假王横,与杨宾一同逃了!” 韩世忠命人将燕必显带到帐前,语重心长地劝道:“我看你仪表堂堂,是条好汉,才没将你押解别处。你若归降,定能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燕必显却义正言辞地拒绝:“休得妄想!我弟弟燕必达身为辅国大元帅,我们全家老小都在山上,我岂会贪生怕死,连累家人?” 韩世忠闻言,不禁赞叹:“虽是叛军,却也忠义可嘉。我率领的是仁义之师,还怕灭不了杨枭?” 他随即吩咐士兵:“归还燕将军的马匹兵器,放他回山。等我擒住杨枭父子,再来招抚。”

燕必显独自一人来到山下叫关,守关喽罗见是自家元帅,急忙打开栅门。燕必显进殿见到杨枭,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如实禀报。杨枭却勃然大怒:“一派胡言!你若不肯投降,早该被斩首,或者押往澶州,怎会轻易放你回来?我看你定是先降了韩世忠,想骗我家小!来人,拖出去斩了!” 眼看刀斧手就要动手,五公子杨会上前劝阻:“父王息怒!燕将军向来忠义,此事真假未明,怎能轻易杀了大将?不如先监禁起来,查明真相再说。” 杨枭这才消了些气,命人将燕必显收监。接着,他对杨宾说:“燕必达去洞庭湖搬救兵,我怕他生变。你带这四位统制去接应,直捣韩世忠后寨,放火烧营为号,我即刻下山夹击,切勿有误!” 杨宾领命,带着四人从后山抄小路,朝湖口方向赶去。

韩世忠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人给岳飞送信,约定发兵截杀湖口救兵。同时,他传令牛皋、王贵、汤怀、张显四将,各率人马在蛇盘山半路设下埋伏。岳飞接到书信,也命杨再兴、徐庆、金彪三人,带兵埋伏在青云山下,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燕必达奉命从后山小路赶到湖口,乘船来到洞庭君山,进殿拜见杨幺,呈上杨枭的书信。杨幺看完大惊失色,忙递给军师屈元公。屈元公分析道:“主公,我们内部定有奸细。不然,韩世忠怎会知道藏金窟的位置?当务之急,先派兵解蛇盘山之围。” 杨幺随即命奇王钟义与燕必达率五千人马,火速驰援。

钟义点齐人马,与燕必达渡过洞庭湖。刚到湖口,便遇上杨宾一行。众人会合后,沿着大路疾驰。行至青云山下,突然一声炮响,两侧伏兵如潮水般涌出。杨再兴一马当先,大声喝道:“我乃杨再兴,奉岳元帅之命在此等候!速速下马受缚!” 钟义不及答话,举刀便砍,杨再兴挺枪相迎。不到十个回合,杨再兴瞅准破绽,一把将钟义生擒,交给徐庆,又转身来捉杨宾。杨宾见势不妙,拨马就逃。这时,四名 “统制” 突然上前,大喝:“杨宾莫慌,我等在此!” 竟是赵云、周青、吉青、梁兴四人。原来,他们奉韩世忠之命,假扮成护送杨宾的士兵,故意制造哗变,混入藏金窟,如今立下大功。杨再兴将杨宾交给金彪,说道:“二位贤弟,将这两个俘虏押回城中复命,我去支援韩元帅!”

徐庆、金彪领命返回澶州。杨再兴则与赵云等人率军追杀,五千喽啰被杀得四散奔逃,一半侥幸逃脱,一半横尸当场。杨再兴整顿人马,直奔韩世忠大营。

赵云等四人来到蛇盘山叫关,守山军士见是自己人,放他们上山。四人见到杨枭,故意说道:“燕元帅果然投降澶州了!如今三大王和奇王已带兵攻打韩营,以火为号,大王可速速下山夹击!” 话音未落,喽罗来报:“山下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天,救兵好像到了!” 杨枭急忙命杨会、管师彦、沈铁肩率三千喽兵下山接应。

三人刚走没多远,四周山坳里突然金鼓齐鸣,又是一声炮响,牛皋等四将率领伏兵杀出,将杨会等人团团围住。喽罗慌忙跑回山上禀报,杨枭大惊:“不好,中了埋伏!” 他叮嘱丞相邬天美守住山寨,自己则亲率二十名护山太保和两千喽兵,提刀上马,火速下山支援。

战场上杀声震天,杨枭拍马冲入战团。正酣战间,杨再兴纵马杀来,一枪挑开杨枭的大刀,一把将他生擒,掉头便往澶州奔去。杨会想要突围,被牛皋一锏打落马下,军士用挠钩将其活捉。管师彦惊慌失措时,韩彦直冲入阵中,一枪将他挑落马下,随后乱马踏成肉泥。沈铁肩无路可逃,被吉青一棒打碎天灵盖,当场毙命。

韩世忠挥军直逼蛇盘山。山上燕必显的部下救出了他,并带来燕必达被擒的消息。燕必显正犹豫间,赵云等四将喊道:“燕将军,你弟弟在澶州安然无恙。如今杨枭已被擒,何不归降宋朝,也好保全令弟性命?” 燕必显思忖片刻,咬牙道:“事已至此,我就拿了杨氏一家,立功赎罪!” 他与四将合力,将杨枭一家百余口全部拿下,开寨投降。

韩世忠率军上山,将金银粮草装车,把杨家老小押入囚车,一把火烧了山寨,随后班师回朝。大军抵达澶州,韩世忠与岳飞会合,二人将前后经过一说,皆大欢喜。岳飞下令,将杨枭一家全部处斩;燕必显虽献了山寨,但并非真心归降,一并斩首。这些首级被装入木桶,派专人送往临安报捷。韩世忠辞别岳飞,返回水口水寨。

探子将消息传回洞庭山,杨幺听闻父亲、兄弟被杀,放声痛哭,满朝文武也悲痛不已。杨幺命全山挂孝遥祭,又担心生病的杨凡得知噩耗病情加重,严令封锁消息。随后,他与屈元公商议如何与岳飞决战报仇。屈元公劝道:“我军刚败,军心不稳。不如先调集各地人马,再直捣澶州,胜算更大。” 杨幺采纳了建议,传令各地调兵遣将。

另一边,岳飞派去的差官将首级送到临安,高宗大喜,命刑部将首级悬挂示众,又让户部调拨粮草彩缎,工部准备三百坛御酒,由礼部加封,派内臣田思忠送往澶州犒赏三军。谁也没想到,这三百坛御酒,竟引出一段新的风波…… 后事究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