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写道:“石火电光俱是梦,蛮争触斗总无常。达人识破因缘事,火自明兮鹤自翔。”常言说:“死的已然逝去,活着的还要继续前行。”上回说到秦桧已死,暂且按下不表。
临安城内,有个名叫胡迪、字梦蝶的秀才,他为人正直洒脱,性格豪爽。自从那年腊月岳飞含冤去世后,胡迪心中愤恨难平,时常自言自语:“天地有私心,鬼神不公平!”平日里随手拿到纸张,他也总写下这两句话,如此已过数年。
一日,胡迪听闻黑蛮龙领兵杀到临安,要为岳元帅报仇,军队已抵达范村,还放话只要朝廷交出奸臣就退兵,否则便攻城。胡迪大喜:“这才是大快人心的事!”赶忙让家人出去打听消息。次日,家人回报:“总兵王武被黑蛮龙打死,苗兵已在栖霞岭扎营,张俊亲自领兵出城迎战了。”胡迪更加欣喜,心想:“要是张俊也死在苗人手里,又能除掉一个奸臣!”此后,他时刻让家人探听战况,得知朝廷因战事惊恐不安,不仅送去粮草犒劳黑蛮龙的军队,还承诺十日内交出秦桧,这消息让他兴奋得抓耳挠腮。
这天,胡迪吩咐书童备好美酒,独自在小轩中饮酒,一心等着最新消息。从白天喝到黄昏,他已醉意朦胧。这时,家人跑来禀报:“黑蛮龙被张俊打败,逃回化外之地了。朝廷今日加封张俊官爵,风光无限。”
胡迪听罢,怒火冲天,猛拍桌子,取来一张黄纸,挥笔写下:“长脚奸臣长舌妻,忍将忠孝苦诛夷。天曹默默缘无报,地府冥冥定有私!黄阁主和千载恨,青衣行酒两君悲。愚生若得阎罗做,定剥奸臣万劫皮!”写完后,他读了一遍,就在灯下将纸焚烧,嘴里不停地咒骂,又接着喝酒。
迷迷糊糊间,胡迪忽见桌子底下走出两个身穿黑衣的鬼吏,他们说道:“王爷唤你,速速随我们去。”胡迪问道:“哪个王爷?是什么人?为何要唤我?”鬼吏道:“不必多问,到了自然知晓。”胡迪便跟着二人离开。
此时,书童来送晚饭,发现主人已趴在椅子上没了动静,赶忙跑去告知主母。主母大惊失色,跑到书房一看,丈夫确实一动不动地躺着,伸手摸摸胸口,还有微弱的温度,于是将他扶到床上。全家上下顿时哭声一片,开始准备后事。
再说胡迪跟着鬼吏走了十多里路,四周皆是荒郊野地,烟雨蒙蒙,仿佛深秋时节。前方出现一座城郭,城中居民往来,街道上也有集市买卖的景象。他们进入城内,径直来到一座殿宇前,只见朱门高大敞亮,匾额上写着“灵曜之府”,门外站着牛头马面,手持钢叉铁锤把守,气氛阴森可怖,胡迪心里直发慌。
一名鬼吏让同伴陪着胡迪,自己进去禀报。片刻后,他出来说:“阎君唤你进去。”胡迪吓得手脚发软,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跟随。走进殿内,只见一位大王端坐在上,身着华丽礼服,头戴冕旒,模样如同庙中供奉的神像。左右两侧站着六位神吏,他们身穿绿袍,系着黑带,头戴高帽,脚蹬广履,手中各自拿着文簿。台阶下还站着五十多个面目狰狞的鬼怪,个个赤发獠牙,令人胆寒。
胡迪在阶下慌忙叩头跪下,阎王怒道:“你身为读书之人,本该敬天礼地,为何反倒怨恨天地、诽谤鬼神?”胡迪辩解道:“小人虽是晚辈,但自幼学习圣人之道,安于清贫、遵循天理,怎敢怨恨天地、诽谤鬼神?”阎王呵斥:“你常说‘天地有私,鬼神不公’!还有‘天曹默默缘无报,地府冥冥定有私’,这诗句是谁写的?”
胡迪这才想起酒后所作的诗,赶忙拜谢:“小人见岳元帅为国为民,却被奸臣残害,冤屈难申,而那些奸臣反倒享尽荣华富贵,一时酒后激愤,还望大王宽恕!”阎王道:“你喜欢议论古今人物的好坏,我命你写一份供状。若写得有理,便放你还阳,与家人团聚;若言辞有误,就将你押到刀山地狱受苦。”随即命鬼吏拿来纸笔,让胡迪如实供述。
胡迪连连叩头,提笔一挥而就。鬼吏将供状呈上,阎王细看,只见上面写道:
“混沌初开时,没有生也没有死;阴阳分化后,才有了鬼与神。佛门传授因果之经,让人知晓地狱轮回之报。行善得福,作恶遭祸,理所应当;正直之人升天,蒙冤之人沉落,也并非谬误。贤良与愚笨本就不同,阴阳两界更是殊途。所以人们遇到不平便会发声,并非为了沽名钓誉;我怎敢忘记非法不道的告诫,却还是因此获罪?这一切出于自然,源于天性。
小人自幼诵读父亲传授的书籍,早早立下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后承蒙师长教诲,惭愧自己没有治国安邦的才能。我不仅想用笔墨吟风弄月,更渴望能展翅高飞、直上青云。每日早起晚睡,常常钻研道理、修身养性。研读孔子的微言大义,希望推举正直之人、摒弃奸邪之辈;观看王珪的精辟论述,想要激浊扬清。我立志做忠贞之士,如松柏般坚韧,怎肯甘愿像蒲柳般早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