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凭借断明乌盆案声名远扬,可他为人正直无私、断案如神的作风,却招致了上司的嫉妒。再加上赵大在审讯过程中刑讯致死,文书上报后,按照惯例,包公被革除了官职。接到革职文书后,包公将县衙事务一一交代给代理官员,自己暂住在庙里。李保见状,收拾好银两和包袱,偷偷溜走了。
临行那天,定远县的百姓们堵在道路上,哭着为包公送行。包公再三劝慰,这才骑上马,带着包兴离开了定远县。可前路茫茫,他们一时竟不知该往何处去。坐在马背上,包公忍不住长叹,心中暗自思忖:“我包拯命运为何如此坎坷?自幼历经磨难,好不容易承蒙兄嫂关爱,请来恩师教导,才得以科举成名。没想到因刑讯致人死亡,虽说是他罪有应得,终究是我行事粗心浮躁,落得个革职的下场,如今没脸回家。无处可去,不如先去京师,再做打算。”他只顾着在马上唉声叹气,包兴跟在一旁,明知老爷为难,却也不敢多问。
两人漫无目的地前行,不知不觉来到一座山下。这座山虽不算险峻巍峨,却透着一股阴森凶恶之气。正打量间,突然锣声响起,冲出一群喽啰兵。为首的是个矮胖的黑汉子,半边胳膊裸露在外,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对方不由分说,将主仆二人捆绑起来,押上了山。
原来,这座山名叫土龙岗,是山贼盘踞的地方。山上有四位大王,见到有人被绑来,便吩咐将包公和包兴捆在两边柱子上,等四大王回来再做处置。没过多久,只见四大王慌慌张张、气喘吁吁地跑来,大声喊道:“不好了!山下遇到一个高手,本领比我强十倍,刚一交手我就败下阵来。幸亏我跑得快,不然就惨了!哪位哥哥去会会他?”大大王说:“二弟,我去会会他!”二大王也说:“我陪大哥一起去!”于是,两人下山,却见一个人正威风凛凛地站在山坡上。大大王走近一看,突然哈哈大笑:“原来是兄长!快请到山中叙话!”
这才明白,张龙、赵虎之前误投庞太师府,发现庞太师是奸佞之臣后不愿久留。路过土龙岗时,他们赶走了原来的山贼,自己做了寨主。后来,王朝、马汉参加武举考试,被庞太师赶出考场,愤恨之下回家,路过此山时,被张龙、赵虎请到寨中,四人结为兄弟。按照年龄排序,王朝居长,马汉第二,张龙第三,赵虎第四。
马汉带着那人来到山寨大厅,一眼看见柱子上绑着的包公,不禁失声叫道:“哎呀!县尊大人怎么在这里?”包公抬头一看,惊喜地说:“难道是恩公展义士?”王朝等人连忙上前解开绳索,将包公请到上座。展爷询问缘由,包公将自己的遭遇详细说了一遍,众人听后都感慨不已。展爷又让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向包公赔罪,随后大家分宾主坐下。山寨中摆开酒席,众人边吃边聊,十分投机。
包公问道:“我看四位都是豪杰,为何落草为寇?”王朝回答:“我们都想考取功名,却未能如愿,只能暂时在此安身,也是不得已啊。”展爷说:“我看各位兄弟都是英雄好汉。如今包公虽然暂时被革职,但将来朝廷一定会重新启用他。到那时,各位兄弟何不弃暗投明,为国家效力?”王朝立刻说:“我们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如果老爷将来得到朝廷重用,我们都愿意追随左右!”包公连忙谦逊回应:“岂敢,岂敢。”众人饮酒畅谈,直到四更天才散去。
第二天,包公和展爷向众人告辞。王朝、马汉、张龙、赵虎挽留不住,只好送他们下山。王朝和展爷交情深厚,又多送了几里路。包公和展爷依依不舍,最终还是挥手作别。
包公主仆继续骑马前往京师。一天,他们来到大相国寺门前,包公突然头晕眼花,从马上栽倒下来。包兴见状,急忙下马查看,只见包公双眼紧闭、牙关紧咬,已经昏迷不醒。包兴怎么叫都叫不醒,急得放声大哭。哭声惊动了寺中方丈了然和尚。了然俗家姓诸葛,名遂,是一位得道高僧,学问渊博,医术、占卜、星象等无一不精。他听到庙外人声嘈杂,便来到山门外,上前为包公诊脉,说道:“无妨,无妨。”又询问了包公落马的经过,包兴如实告知。
了然吩咐僧众将包公抬到方丈室东间,随即开方抓药。包兴小心翼翼地煎好药,喂包公服下。到了二更天,只听包公“哎呀”一声,睁开双眼,看到屋内灯火明亮,包兴站在一旁,椅子上还坐着一位僧人。包公问道:“这是什么地方?”包兴便将他昏迷后,幸得和尚慈悲用药相救的事说了一遍。包公挣扎着想要起身道谢,和尚连忙按住他:“不可乱动,安心静养。”
过了几天,包公身体逐渐好转,这才郑重地向和尚道谢。饮食起居、用药调理,都是了然和尚精心安排,包公心中感激不尽。了然仔细观察包公的气色,心中明白,便问了他的生辰八字,推算出包公命中有百日之难,只要熬过这段时间,自会有转机,于是便留包公在庙中居住。为了方便,了然将包公打扮成道士模样。此后,包公每日与了然和尚下棋、吟诗,二人惺惺相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这样过了三个月。一天,了然请包公写“冬季唪经祝国裕民”八个字,让僧人贴在山门两边。写完后,包公和了然一起出来查看。这时,一个厨子手提菜筐路过,看到包公后,上下打量,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直到包公进了庙门,才急匆匆地跑开了。包公并未在意,和了然回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