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包拯点头吩咐道:“既然如此,明日先生写一本参奏的折子,一来向圣上请安,销假谢恩;二来弹劾庞太师使用魇魔妖法,暗中谋害大臣,就以这个木头人偶和老道邢吉的死作为证据。我后日五更上朝时呈递。”公孙策连忙应是。
这时,展熊飞起身告辞,他担心包拯刚刚痊愈,不宜过度劳累。包拯便让公孙策好好招待展熊飞,二人作别后离开了书房。
此时天色渐亮,包拯稍作休息,由包兴、李才二人在旁伺候。外面公所内,展熊飞与公孙策、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互诉别后之情。展熊飞又详细讲述了得知包拯患病的经过,众人这才完全明白,个个欣喜万分。尽管大家熬了几夜没合眼,但此刻精神抖擞,将疲惫困倦抛到了九霄云外,真可谓“人逢喜事精神长”。
大家一边推杯换盏,一边高谈阔论,说到开心处、投机时,不时爆发出阵阵大笑,欢呼声在屋内回荡。尤其是赵虎,比其他人更加兴奋,杯杯见底,盏盏喝光,高兴得手舞足蹈。
正热闹时,包兴从外面走进来,众人纷纷让座。包兴满脸笑意地说:“我奉相爷之命出来安排差事,抽空特地来敬展爷几杯。”展熊飞连忙推辞:“不敢当!我已经喝得过量了,实在不能再喝。”包兴哪里肯依,赵虎也在一旁起哄,非要展熊飞连饮三杯。最后还是王朝出面调解,让包兴斟满一盏酒敬展熊飞,展熊飞接过一饮而尽。大家又邀请包兴坐下,包兴却说:“我没空啦,还要回去向相爷复命。”
公孙策问道:“相爷这次又安排了什么差事?”包兴说:“相爷睡醒后,喝了粥、吃了点心,立刻签发传票,派人去通真观捉拿谈明、谈月和那个妇人,还传黄寡妇、赵国盛一同到案。估计人到齐后,就要升堂审案了。相爷时刻心系国家百姓,不愧是首相,真是国家之幸啊!”说完,包兴告辞,回书房向包拯回话去了。
众人听说包拯即将升堂审案,便不敢再多饮酒。赵虎已经醉意上头,匆忙吃过饭后,公孙策便邀请展熊飞来到自己屋内,一边聊天,一边开始构思参奏庞太师的奏折内容。
与此同时,谈明、谈月、金香、玉香以及黄寡妇、赵国盛等人都已被传到开封府。包拯即刻升堂,堂威一喊,入座后便吩咐先带谈明上堂。
谈明被带到堂前,双膝跪地。只见他三十多岁,身形枯瘦,举止却显得沉稳端庄,看起来不像是作恶之人。包拯问道:“你就是谈明?快将所作所为如实招来!”谈明向上磕头,说道:“小道士谈明,师傅是邢吉,我们在通真观出家。一开始观里只有师徒二人,师傅邢吉经常做些见不得人的事,我时常劝诫,他不仅不听,还对我责打处罚,我因此忧思成病。
后来,我有个堂弟来看望我。他平日里赌博嫖娼,无恶不作,过得十分狼狈,这次借着探病的名义,想找我借钱,我自然没有理会。他就苦苦哀求,哭声被师傅听见,师傅把他叫过去,也不知说了什么,他竟然也出了家,还换上了道服,取名谈月。唉!老爷啊!谈月来了之后,师傅就像有了帮手,二人干的那些不正当的事,简直数不胜数。
后来师傅被庞太师请去,谈月也跟着一同前往,我则留在庙里看守。一天夜里,有人敲门,我打开山门,见谈月带着一个小道士模样的人进来,我以为是同道中人,也不敢多问,关上门就去睡了。第二天,我想着既然来了同道,理应去见个礼,便到跨院查看,这一看,可把我吓坏了!哪里是什么小道,分明是个年轻女子,正在里面梳头!我刚想离开,谈月正好小解回来,他说:‘师兄既然看见了,我也不瞒你,这女子是我偷偷带来的。要是没事便罢,万一出了事,我一人承担,只求师兄别声张。’老爷您想,我向来被他要挟,他都这么说了,我哪还敢管,只能连连答应,只求他别害我,就谢天谢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