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将所有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非非僧见状,冷笑着赞道:“好个硬骨头!”随后他向手下下令:“把另外四人先押到一旁,明日装入囚车,我亲自押解去苏州,献给王爷。今晚先拿这两个家伙开刀,挖出心肝下酒,给我弟弟夫妇和死去的伙计们报仇!”话音刚落,几个小和尚立刻上前,将杨小舫和徐庆绑在柱子上,扯开他们胸前的衣襟。另有两个和尚捧来大盆放在地上,一个小和尚端出装有葱、韭、椒、姜的盘子,摆在非非僧面前。紧接着,又有和尚拿来一壶热酒、一只大酒杯,以及一盆冷水和一把七寸长的尖刀。众和尚忙忙碌碌地做着准备,暂且按下不表。
另一边,李武在屋顶上连跑带跳,好不容易逃出山门,一路狂奔下山。他心中满是担忧:“我虽然逃出来了,但兄弟们恐怕凶多吉少。现在该怎么办?能去哪里搬救兵?”跑到半山亭时,一道青光闪过,李武的后颈突然被人一把抓住。他猛地转身,破口大骂:“贼和尚!”挥刀就砍。那人轻松接住他的刀,反手夺过,厉声喝道:“我可不是和尚!你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这么晚了,慌慌张张要往哪里去?老老实实说清楚,不然一刀把你劈成两半!”李武定睛一看,眼前是个白面书生,确实不像和尚,赶忙说道:“好汉,杀了我没关系,但会耽误大事!”书生追问:“什么大事?快说!”李武忙道:“你先放手,我绝不逃跑,一定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你。”书生松开手,自信道:“量你也跑不掉。”李武便从徐鸣皋等人第一次上山说起,一直讲到如今六人被困寺中,生死未卜。听到这里,书生打断他:“不必说了!我是一枝梅,快带我进去救人!”李武一听“一枝梅”三个字,心中大喜。他常听徐鸣皋提起此人的厉害,知道众人有救了。
两人立即折返上山,登上屋顶,悄悄来到方丈室上方。一枝梅低头一看,殿上的窗扇紧闭,屋内灯火通明。他倒挂在屋檐下,透过窗缝往里张望,只见徐庆被绑在柱子上,几个和尚握着尖刀,眼看就要动手。一枝梅心头一紧,急忙从怀中掏出一个三寸长的细竹管。他扳动竹管上的机关,点燃后对准瓦缝,将竹管中的东西吹进屋内。一缕青烟如丝线般飘入,很快消散开来。徐庆正闭目等死,突然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他常年行走江湖,立刻察觉这香味不同寻常,心中隐约猜到有人来救。而那些小和尚和头陀们闻到香味,瞬间浑身发软,比中了蒙汗药还难受。非非僧见众人纷纷倒地,暗叫不好,可他自己也吸入了香味,纵使身怀十八般武艺,也抵挡不住,瘫倒在地。
这种香俗称闷香,也叫鸡鸣香,江湖上唤作夺命香,能使人昏迷不醒,十分厉害。有人说这香是用死人脑子制作的,其实这是无稽之谈。它是由十几种药材配制而成,比如麝香、龙涎香、闹阳花等,但具体配方极为保密。因为制作原料珍贵又难找,所以使用夺命香的人都十分谨慎,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拿出来。
话说一枝梅的夺命香药效格外迅速,见众人都已倒下,他对李武说:“跟我下去!”两人来到庭院,一枝梅掏出七八锭解药交给李武,让他自己先含一锭,再给其他人每人一锭,塞在鼻孔里便能苏醒。进入屋内后,一枝梅割断众人身上的绳索,李武按他说的将解药放入众人鼻中。没过多久,大家陆续醒来。徐庆怒目圆睁,抄起刀就向小和尚砍去。徐鸣皋赶忙拦住:“先杀罪魁祸首!非非僧现在昏迷,正是动手的好机会!”众人觉得有理,提刀正要去杀非非僧,突然听到走廊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十几个和尚和头陀涌了进来。为首的是监院铁刚僧,手持四环设风刀;第二个是知客至刚僧,拿着铁梭;后面跟着监寺地灵僧、维那善禅僧等一众高手,各个手持兵器,气势汹汹地冲进方丈室,与众人混战在一起。
徐鸣皋、一枝梅带领众兄弟奋力抵抗,双方从夜里一直厮杀到天亮,依旧难分胜负。众人之前被麻绳捆绑,手脚麻木,又中了夺命香,即便服了解药,气力也大不如前。一枝梅虽然本领高强,轻功更是一绝,但论拳脚功夫,也只与徐鸣皋不相上下。而眼前这些和尚,个个身强力壮,力大无穷。徐鸣皋这边八个人中,只有六个能打,王能和李武武艺平平,面对十七八个强敌,渐渐有些吃力。一枝梅心想:“再耗下去,等非非僧醒了,我们就更难脱身了!”他大喊一声:“兄弟们,别恋战了,快走!”说完纵身跃上屋顶,持刀守在屋檐边,掩护众人撤离。和尚们追到庭院,准备上房追赶,一枝梅见状,掏出一个火药包扔了下去。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火光四溅,和尚们被烧得焦头烂额,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去。
众人平安回到张家客栈,客栈老板张善仁热情地摆酒接风。林达山得知大家为救女儿身陷险境,愧疚不已,赶来磕头谢罪。徐鸣皋连忙扶起他:“老人家,这不怪你!这些恶僧作恶多端,留着他们迟早要造反,必须除掉!”他转头问一枝梅:“二哥,你怎么会在这儿?”一枝梅便将自己从金陵访友归来,在半山亭偶遇李武的经过说了一遍。徐鸣皋又问如何才能彻底铲除金山寺,一枝梅摇头道:“非非僧是少林寺第一高手,他的功夫比金钟罩、易筋经还厉害,刀枪不入。这次虽然用夺命香放倒了他,但下次他必定会防备,凭我们的力量很难对付他。除非能请来你的师伯帮忙,或许还有胜算。”徐鸣皋犯难了:“师伯他们四处漂泊,上哪儿去找?”狄洪道站出来说:“我去寻找师父,说不定能打听到师伯们的下落。”一枝梅问:“令师是谁?”狄洪道答:“我师父是漱石生。”一枝梅眼睛一亮:“你师父有个结义兄弟叫傀儡生,道术高深莫测,要是能把他请来,非非僧必败无疑!”狄洪道补充道:“师父的结义兄弟一共有十三人,个个身怀绝技,只是他们行踪不定,不过应该能遇到几个。”罗季芳好奇地问:“你师父住在哪里?”狄洪道说:“在陕西长安城外的大石山。”徐鸣皋连忙拜托:“那就麻烦狄兄走一趟,能请来一位高人,就能为民除害!”狄洪道爽快地答应了。徐庆在一旁估算路程:“从这儿去长安,沿着长江到安徽寿州、六安,再进入河南宝丰、南阳,差不多两个月能来回。”狄洪道决定带上王能作伴,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徐鸣皋点头:“如此甚好,我们就在这儿等你们消息。”
第二天一早,狄洪道和王能与众人告别,大步流星地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徐鸣皋、一枝梅等人留在客栈,每天四处闲逛。一天回来后,张善仁提醒徐鸣皋:“徐大爷,今天你们出门时,有几个官差一直盯着你们看,还来店里查登记簿。我提前把你们的名字改了,不过他们走的时候还是将信将疑。我看你们最好先躲躲,免得惹麻烦。”徐鸣皋感激地谢过老板,转头对一枝梅说:“我本来就想去句曲山寻访华阳洞,狄兄去陕西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不如我们先去那儿游玩?”众人纷纷赞同。次日,他们向张善仁告辞,朝着句曲山出发。在那里,他们重阳节登高时会遇到什么奇人异事?且听下回分解。
徐庆将所有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非非僧见状,冷笑着赞道:“好个硬骨头!”随后他向手下下令:“把另外四人先押到一旁,明日装入囚车,我亲自押解去苏州,献给王爷。今晚先拿这两个家伙开刀,挖出心肝下酒,给我弟弟夫妇和死去的伙计们报仇!”话音刚落,几个小和尚立刻上前,将杨小舫和徐庆绑在柱子上,扯开他们胸前的衣襟。另有两个和尚捧来大盆放在地上,一个小和尚端出装有葱、韭、椒、姜的盘子,摆在非非僧面前。紧接着,又有和尚拿来一壶热酒、一只大酒杯,以及一盆冷水和一把七寸长的尖刀。众和尚忙忙碌碌地做着准备,暂且按下不表。
另一边,李武在屋顶上连跑带跳,好不容易逃出山门,一路狂奔下山。他心中满是担忧:“我虽然逃出来了,但兄弟们恐怕凶多吉少。现在该怎么办?能去哪里搬救兵?”跑到半山亭时,一道青光闪过,李武的后颈突然被人一把抓住。他猛地转身,破口大骂:“贼和尚!”挥刀就砍。那人轻松接住他的刀,反手夺过,厉声喝道:“我可不是和尚!你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这么晚了,慌慌张张要往哪里去?老老实实说清楚,不然一刀把你劈成两半!”李武定睛一看,眼前是个白面书生,确实不像和尚,赶忙说道:“好汉,杀了我没关系,但会耽误大事!”书生追问:“什么大事?快说!”李武忙道:“你先放手,我绝不逃跑,一定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你。”书生松开手,自信道:“量你也跑不掉。”李武便从徐鸣皋等人第一次上山说起,一直讲到如今六人被困寺中,生死未卜。听到这里,书生打断他:“不必说了!我是一枝梅,快带我进去救人!”李武一听“一枝梅”三个字,心中大喜。他常听徐鸣皋提起此人的厉害,知道众人有救了。
两人立即折返上山,登上屋顶,悄悄来到方丈室上方。一枝梅低头一看,殿上的窗扇紧闭,屋内灯火通明。他倒挂在屋檐下,透过窗缝往里张望,只见徐庆被绑在柱子上,几个和尚握着尖刀,眼看就要动手。一枝梅心头一紧,急忙从怀中掏出一个三寸长的细竹管。他扳动竹管上的机关,点燃后对准瓦缝,将竹管中的东西吹进屋内。一缕青烟如丝线般飘入,很快消散开来。徐庆正闭目等死,突然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他常年行走江湖,立刻察觉这香味不同寻常,心中隐约猜到有人来救。而那些小和尚和头陀们闻到香味,瞬间浑身发软,比中了蒙汗药还难受。非非僧见众人纷纷倒地,暗叫不好,可他自己也吸入了香味,纵使身怀十八般武艺,也抵挡不住,瘫倒在地。
这种香俗称闷香,也叫鸡鸣香,江湖上唤作夺命香,能使人昏迷不醒,十分厉害。有人说这香是用死人脑子制作的,其实这是无稽之谈。它是由十几种药材配制而成,比如麝香、龙涎香、闹阳花等,但具体配方极为保密。因为制作原料珍贵又难找,所以使用夺命香的人都十分谨慎,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拿出来。
话说一枝梅的夺命香药效格外迅速,见众人都已倒下,他对李武说:“跟我下去!”两人来到庭院,一枝梅掏出七八锭解药交给李武,让他自己先含一锭,再给其他人每人一锭,塞在鼻孔里便能苏醒。进入屋内后,一枝梅割断众人身上的绳索,李武按他说的将解药放入众人鼻中。没过多久,大家陆续醒来。徐庆怒目圆睁,抄起刀就向小和尚砍去。徐鸣皋赶忙拦住:“先杀罪魁祸首!非非僧现在昏迷,正是动手的好机会!”众人觉得有理,提刀正要去杀非非僧,突然听到走廊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十几个和尚和头陀涌了进来。为首的是监院铁刚僧,手持四环设风刀;第二个是知客至刚僧,拿着铁梭;后面跟着监寺地灵僧、维那善禅僧等一众高手,各个手持兵器,气势汹汹地冲进方丈室,与众人混战在一起。
徐鸣皋、一枝梅带领众兄弟奋力抵抗,双方从夜里一直厮杀到天亮,依旧难分胜负。众人之前被麻绳捆绑,手脚麻木,又中了夺命香,即便服了解药,气力也大不如前。一枝梅虽然本领高强,轻功更是一绝,但论拳脚功夫,也只与徐鸣皋不相上下。而眼前这些和尚,个个身强力壮,力大无穷。徐鸣皋这边八个人中,只有六个能打,王能和李武武艺平平,面对十七八个强敌,渐渐有些吃力。一枝梅心想:“再耗下去,等非非僧醒了,我们就更难脱身了!”他大喊一声:“兄弟们,别恋战了,快走!”说完纵身跃上屋顶,持刀守在屋檐边,掩护众人撤离。和尚们追到庭院,准备上房追赶,一枝梅见状,掏出一个火药包扔了下去。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火光四溅,和尚们被烧得焦头烂额,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去。
众人平安回到张家客栈,客栈老板张善仁热情地摆酒接风。林达山得知大家为救女儿身陷险境,愧疚不已,赶来磕头谢罪。徐鸣皋连忙扶起他:“老人家,这不怪你!这些恶僧作恶多端,留着他们迟早要造反,必须除掉!”他转头问一枝梅:“二哥,你怎么会在这儿?”一枝梅便将自己从金陵访友归来,在半山亭偶遇李武的经过说了一遍。徐鸣皋又问如何才能彻底铲除金山寺,一枝梅摇头道:“非非僧是少林寺第一高手,他的功夫比金钟罩、易筋经还厉害,刀枪不入。这次虽然用夺命香放倒了他,但下次他必定会防备,凭我们的力量很难对付他。除非能请来你的师伯帮忙,或许还有胜算。”徐鸣皋犯难了:“师伯他们四处漂泊,上哪儿去找?”狄洪道站出来说:“我去寻找师父,说不定能打听到师伯们的下落。”一枝梅问:“令师是谁?”狄洪道答:“我师父是漱石生。”一枝梅眼睛一亮:“你师父有个结义兄弟叫傀儡生,道术高深莫测,要是能把他请来,非非僧必败无疑!”狄洪道补充道:“师父的结义兄弟一共有十三人,个个身怀绝技,只是他们行踪不定,不过应该能遇到几个。”罗季芳好奇地问:“你师父住在哪里?”狄洪道说:“在陕西长安城外的大石山。”徐鸣皋连忙拜托:“那就麻烦狄兄走一趟,能请来一位高人,就能为民除害!”狄洪道爽快地答应了。徐庆在一旁估算路程:“从这儿去长安,沿着长江到安徽寿州、六安,再进入河南宝丰、南阳,差不多两个月能来回。”狄洪道决定带上王能作伴,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徐鸣皋点头:“如此甚好,我们就在这儿等你们消息。”
第二天一早,狄洪道和王能与众人告别,大步流星地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徐鸣皋、一枝梅等人留在客栈,每天四处闲逛。一天回来后,张善仁提醒徐鸣皋:“徐大爷,今天你们出门时,有几个官差一直盯着你们看,还来店里查登记簿。我提前把你们的名字改了,不过他们走的时候还是将信将疑。我看你们最好先躲躲,免得惹麻烦。”徐鸣皋感激地谢过老板,转头对一枝梅说:“我本来就想去句曲山寻访华阳洞,狄兄去陕西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不如我们先去那儿游玩?”众人纷纷赞同。次日,他们向张善仁告辞,朝着句曲山出发。在那里,他们重阳节登高时会遇到什么奇人异事?且听下回分解。
徐庆将所有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非非僧见状,冷笑着赞道:“好个硬骨头!”随后他向手下下令:“把另外四人先押到一旁,明日装入囚车,我亲自押解去苏州,献给王爷。今晚先拿这两个家伙开刀,挖出心肝下酒,给我弟弟夫妇和死去的伙计们报仇!”话音刚落,几个小和尚立刻上前,将杨小舫和徐庆绑在柱子上,扯开他们胸前的衣襟。另有两个和尚捧来大盆放在地上,一个小和尚端出装有葱、韭、椒、姜的盘子,摆在非非僧面前。紧接着,又有和尚拿来一壶热酒、一只大酒杯,以及一盆冷水和一把七寸长的尖刀。众和尚忙忙碌碌地做着准备,暂且按下不表。
另一边,李武在屋顶上连跑带跳,好不容易逃出山门,一路狂奔下山。他心中满是担忧:“我虽然逃出来了,但兄弟们恐怕凶多吉少。现在该怎么办?能去哪里搬救兵?”跑到半山亭时,一道青光闪过,李武的后颈突然被人一把抓住。他猛地转身,破口大骂:“贼和尚!”挥刀就砍。那人轻松接住他的刀,反手夺过,厉声喝道:“我可不是和尚!你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这么晚了,慌慌张张要往哪里去?老老实实说清楚,不然一刀把你劈成两半!”李武定睛一看,眼前是个白面书生,确实不像和尚,赶忙说道:“好汉,杀了我没关系,但会耽误大事!”书生追问:“什么大事?快说!”李武忙道:“你先放手,我绝不逃跑,一定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你。”书生松开手,自信道:“量你也跑不掉。”李武便从徐鸣皋等人第一次上山说起,一直讲到如今六人被困寺中,生死未卜。听到这里,书生打断他:“不必说了!我是一枝梅,快带我进去救人!”李武一听“一枝梅”三个字,心中大喜。他常听徐鸣皋提起此人的厉害,知道众人有救了。
两人立即折返上山,登上屋顶,悄悄来到方丈室上方。一枝梅低头一看,殿上的窗扇紧闭,屋内灯火通明。他倒挂在屋檐下,透过窗缝往里张望,只见徐庆被绑在柱子上,几个和尚握着尖刀,眼看就要动手。一枝梅心头一紧,急忙从怀中掏出一个三寸长的细竹管。他扳动竹管上的机关,点燃后对准瓦缝,将竹管中的东西吹进屋内。一缕青烟如丝线般飘入,很快消散开来。徐庆正闭目等死,突然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他常年行走江湖,立刻察觉这香味不同寻常,心中隐约猜到有人来救。而那些小和尚和头陀们闻到香味,瞬间浑身发软,比中了蒙汗药还难受。非非僧见众人纷纷倒地,暗叫不好,可他自己也吸入了香味,纵使身怀十八般武艺,也抵挡不住,瘫倒在地。
这种香俗称闷香,也叫鸡鸣香,江湖上唤作夺命香,能使人昏迷不醒,十分厉害。有人说这香是用死人脑子制作的,其实这是无稽之谈。它是由十几种药材配制而成,比如麝香、龙涎香、闹阳花等,但具体配方极为保密。因为制作原料珍贵又难找,所以使用夺命香的人都十分谨慎,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拿出来。
话说一枝梅的夺命香药效格外迅速,见众人都已倒下,他对李武说:“跟我下去!”两人来到庭院,一枝梅掏出七八锭解药交给李武,让他自己先含一锭,再给其他人每人一锭,塞在鼻孔里便能苏醒。进入屋内后,一枝梅割断众人身上的绳索,李武按他说的将解药放入众人鼻中。没过多久,大家陆续醒来。徐庆怒目圆睁,抄起刀就向小和尚砍去。徐鸣皋赶忙拦住:“先杀罪魁祸首!非非僧现在昏迷,正是动手的好机会!”众人觉得有理,提刀正要去杀非非僧,突然听到走廊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十几个和尚和头陀涌了进来。为首的是监院铁刚僧,手持四环设风刀;第二个是知客至刚僧,拿着铁梭;后面跟着监寺地灵僧、维那善禅僧等一众高手,各个手持兵器,气势汹汹地冲进方丈室,与众人混战在一起。
徐鸣皋、一枝梅带领众兄弟奋力抵抗,双方从夜里一直厮杀到天亮,依旧难分胜负。众人之前被麻绳捆绑,手脚麻木,又中了夺命香,即便服了解药,气力也大不如前。一枝梅虽然本领高强,轻功更是一绝,但论拳脚功夫,也只与徐鸣皋不相上下。而眼前这些和尚,个个身强力壮,力大无穷。徐鸣皋这边八个人中,只有六个能打,王能和李武武艺平平,面对十七八个强敌,渐渐有些吃力。一枝梅心想:“再耗下去,等非非僧醒了,我们就更难脱身了!”他大喊一声:“兄弟们,别恋战了,快走!”说完纵身跃上屋顶,持刀守在屋檐边,掩护众人撤离。和尚们追到庭院,准备上房追赶,一枝梅见状,掏出一个火药包扔了下去。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火光四溅,和尚们被烧得焦头烂额,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去。
众人平安回到张家客栈,客栈老板张善仁热情地摆酒接风。林达山得知大家为救女儿身陷险境,愧疚不已,赶来磕头谢罪。徐鸣皋连忙扶起他:“老人家,这不怪你!这些恶僧作恶多端,留着他们迟早要造反,必须除掉!”他转头问一枝梅:“二哥,你怎么会在这儿?”一枝梅便将自己从金陵访友归来,在半山亭偶遇李武的经过说了一遍。徐鸣皋又问如何才能彻底铲除金山寺,一枝梅摇头道:“非非僧是少林寺第一高手,他的功夫比金钟罩、易筋经还厉害,刀枪不入。这次虽然用夺命香放倒了他,但下次他必定会防备,凭我们的力量很难对付他。除非能请来你的师伯帮忙,或许还有胜算。”徐鸣皋犯难了:“师伯他们四处漂泊,上哪儿去找?”狄洪道站出来说:“我去寻找师父,说不定能打听到师伯们的下落。”一枝梅问:“令师是谁?”狄洪道答:“我师父是漱石生。”一枝梅眼睛一亮:“你师父有个结义兄弟叫傀儡生,道术高深莫测,要是能把他请来,非非僧必败无疑!”狄洪道补充道:“师父的结义兄弟一共有十三人,个个身怀绝技,只是他们行踪不定,不过应该能遇到几个。”罗季芳好奇地问:“你师父住在哪里?”狄洪道说:“在陕西长安城外的大石山。”徐鸣皋连忙拜托:“那就麻烦狄兄走一趟,能请来一位高人,就能为民除害!”狄洪道爽快地答应了。徐庆在一旁估算路程:“从这儿去长安,沿着长江到安徽寿州、六安,再进入河南宝丰、南阳,差不多两个月能来回。”狄洪道决定带上王能作伴,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徐鸣皋点头:“如此甚好,我们就在这儿等你们消息。”
第二天一早,狄洪道和王能与众人告别,大步流星地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徐鸣皋、一枝梅等人留在客栈,每天四处闲逛。一天回来后,张善仁提醒徐鸣皋:“徐大爷,今天你们出门时,有几个官差一直盯着你们看,还来店里查登记簿。我提前把你们的名字改了,不过他们走的时候还是将信将疑。我看你们最好先躲躲,免得惹麻烦。”徐鸣皋感激地谢过老板,转头对一枝梅说:“我本来就想去句曲山寻访华阳洞,狄兄去陕西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不如我们先去那儿游玩?”众人纷纷赞同。次日,他们向张善仁告辞,朝着句曲山出发。在那里,他们重阳节登高时会遇到什么奇人异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