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35回 朱宸濠献美人巧计 唐子畏绘十美图容

太平县右营城守常德保负责押解罗德(罗季芳)、王能前往江西,船队行至鄱阳湖时,军士突然禀报前方有强人拦路。常德保急忙赶到船头查看,只见上游一艘小船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来,船头站立着一位中年大汉。此人约莫四十岁,生得眉清目秀,气质威武不凡,三缕长须随风飘动,口中高声喊道:“停下船只!”

常德保心中暗想:“此人好大的胆子,就算有些本领,难道还能以一敌众?”他立即下令扯满风帆,同时吩咐手下将士弓拉满弦、刀出鞘,严阵以待。片刻间,一众将校齐聚船头,两艘船逐渐靠近,双方枪刀林立,气氛剑拔弩张。

只见那大汉正是山中子,他见状怒火中烧,迅速从腰间抽出宝剑,朝着空中奋力一挥。刹那间,宝剑化作一道长虹,在空中盘旋飞舞,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直朝着官军船只俯冲而下。这奇异的景象吓得官军大小将校、兵丁魂飞魄散,纷纷趴伏在地。只听得“哗啦”一声巨响,两艘船的两根桅杆连同船帆一同被斩断。失去桅杆的船只在湖中不停打转,船夫们惊慌失措,纷纷躲进船舱。常德保目瞪口呆,浑身止不住地颤抖。

山中子大声喝道:“想要活命的,立刻把犯人完好无损地送过来!若敢拖延,你们的脑袋就和这桅杆一样!”常德保急忙回头对部下喊道:“动作快点!”部将们连连称是,慌忙打开囚车,将罗季芳和王能带到船头。常德保强作镇定地说:“请二位好汉上船。”

罗季芳和王能原以为是徐鸣皋等人前来劫狱,却只见一艘小船停在三丈开外,船头仅站着山中子和两名船夫,不见其他同伴,心中满是疑惑。他们仔细打量眼前之人,觉得似曾相识,却怎么也想不起在何处见过。就在二人迟疑之际,小船已经靠近大船。山中子喊道:“呆子,还不认得我?赶紧过来!”罗季芳和王能连忙跳上小船。山中子指着常德保警告道:“今日饶你们一命,回去告诉那个奸王:从此不许再残害忠良百姓。若不知悔改,早晚取他首级!”说完,小船迅速驶离。

待小船远去,常德保才回过神来,赶忙吩咐船夫将船驶进港口。船夫们战战兢兢地钻出船舱,摇桨划橹,将船停靠妥当。常德保愁眉苦脸地说:“这下可怎么办?不仅功名没了,性命恐怕也难保。不如先回太平县,再做打算。”这时,一名牙将劝说道:“老爷不可!房太爷早已加急将此事上报宁王,而且我们已经进入江西地界。俗话说‘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不如直接去王府如实禀报,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如今李自然深得王爷宠信,执掌大权。我们到了江西,先去拜见军师,准备一份厚礼,求他在王爷面前美言几句,说不定能挽回局面。要是现在回太平县,肯定会被当成失职之罪,重新被押解到江西。”常德保觉得有理,点头道:“说得对,我都吓糊涂了,就按你说的办。”于是,众人开始修整船只,准备前往南昌。

次日,船队抵达南昌。常德保前去拜见李自然,将鄱阳湖遇劫的经过详细说明,并先送上二百两银子,解释道:“因事发突然,未能多带银两,若您能保住我的前程,日后定补送千金厚礼。”李自然本是江湖术士出身,贪图钱财,当即一口答应下来,让他:“后日再来进见,我自有办法。”常德保千恩万谢,在附近找地方住下,静候消息。

再说宁王朱宸濠,早已心怀篡夺皇位的野心。但他深知武宗皇帝英明果断,因此不敢公然造反,只能表面上行仁义之举,暗中招揽有勇有谋之士,在各地招兵买马、囤积粮草,扩大势力范围。自从在苏州遇到李自然,二人畅谈一日后,宸濠大喜过望。他发现李自然不仅谋略过人、熟读兵书,还精通天文地理,能预测祸福吉凶,觉得此人堪比诸葛亮、刘伯温再世,于是封他为军师。

李自然也极力奉承宁王,称他有龙凤之姿、天子之相,鼓励他效仿唐太宗李世民、燕王朱棣成就大业。李自然还建议宁王建造一座离宫,按照乾坤八卦布局,声称这样便能助他登上皇位。宁王对这些建议言听计从,同时继续派心腹在各省刺探情报,势力日益壮大。

然而,宁王始终担心正德皇帝英明神武,不像建文帝那般懦弱好欺。李自然为此献上两条毒计。宁王忙问是何计策,李自然解释道:“第一条,挑选十名才貌双全的女子,让乐师教她们歌舞,礼生培训礼仪,再由老妓传授魅惑之术,使她们能眉目传情、谈吐风雅。同时,请来丹青高手为她们绘制画像,送入京城献给武宗。皇上见了,必定会纳入宫中。我们提前叮嘱这十位女子,让她们蛊惑圣心,使皇上耽于酒色,这便是效仿当年范蠡献西施之计。”宁王担忧道:“若朝臣进谏,皇上不接纳美人,该如何是好?”李自然胸有成竹地说:“所以还有第二条计策。自从刘瑾倒台后,如今宫中朱宁、张锐二人最得宠,且他们与王爷素有往来。我们给二人送上厚礼,让他们在皇上面前美言,巧妙引诱皇上深居宫中,隔绝与朝臣的联系。遇到兵乱、饥荒等事,就瞒报为太平无事;对于那些直言进谏的大臣,暗中设计陷害。如此一来,皇上就会与奸佞之臣日益亲近,疏远忠臣。当年刘备何等英雄,到了东吴后,也险些忘记江山大业,这便是蒙蔽圣听之计。”

小主,

宁王听后大喜,立即下令在各地广选美女。选美过程层层筛选,先是各府州县选拔,再到司道、大臣处筛选,最后由内官挑选,最终由宁王亲自从百人中选定十位美人。这些女子个个容貌出众,堪称倾国倾城。宁王一方面安排专人教导她们歌舞礼仪、风情姿态,另一方面命内官孙进前往苏州,征召名士唐寅为十位美人绘制画像。

唐寅,字伯虎,号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是闻名遐迩的解元。他不仅绘画技艺高超,还才思敏捷,七步成诗。唐伯虎生性洒脱不羁,平日与管驹良、唐香海、祝枝山、张梦晋等名士诗酒作伴,放浪形骸。他偏爱桃花,居所周围遍植桃树,每逢三月,桃花盛开如锦绣,他便将此地命名为桃花坞。

此次唐伯虎应宁王征召,与内官孙进一同来到南昌藩邸。他凭借精湛的画技,将十位美人的容貌临摹得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从画中走出。后世传言唐伯虎的画中人物能走动、禽鸟能飞走,虽属无稽之谈,但也足见他写生技艺的高超,名重一时。宁王见了画作十分满意,想要将唐伯虎留在身边,许以高官厚禄。但唐伯虎生性自由,进入王府后,觉得如同鸟儿被困牢笼,繁华富贵于他而言反似刀山剑树,坚决不肯为官。宁王无奈,只好赏赐金银绸缎,送他回乡。

这边李自然趁着唐伯虎离开的时机,前来向宁王禀报:“罗德、王能在鄱阳湖被同党劫走,太平县右营城守常德保前来请罪,还缴获了两块银牌。”原来,银牌是江南巡抚俞谦所发,上面刻有各人姓名,还有“除奸锄恶”四字。李自然添油加醋道:“显然是俞谦在广招亡命之徒,遍布天下,专门与王爷作对,必须严加防备。而且之前传言王守仁溺亡江中,实则是俞谦的诡计,他将王守仁藏了起来,等刘瑾倒台后,又保举王守仁官复原职,还加官进爵,这都是他的阴谋!”宁王听后,咬牙切齿地大骂:“俞谦!我与你无冤无仇,为何处处与我作对?不杀你誓不罢休!”而常德保在李自然的周旋下,侥幸逃过一劫,返回太平县,暂且按下不表。

不久后,宁王又得知石埭山山寨被剿灭的消息,对俞谦更是恨之入骨。两个月后,十位美人的培训全部完成。宁王命宫人将她们精心装扮,又挑选一百名美丽宫娥,准备了二十四艘大船,停靠在南昌城外。他选定吉日,让船队绕城游行,提前半个月便向各府州县下达命令,准许全省军民前来观看。

这一消息瞬间轰动江西,男女老少都想一睹绝世美人的风采。人们或乘船、或乘车,从四面八方赶来南昌。提前两日,南昌城就已热闹非凡,街道上人头攒动,拥挤不堪。江湖小贩纷纷赶来做生意,店家们也在门前设置护栏,以防柜台被挤坏。

到了游行当日,南昌城内外张灯结彩,六街三市热闹非凡。茶坊酒肆、客栈饭店全都人满为患,三教九流、江湖艺人更是汇聚于此。街道上行人摩肩接踵,站立的人双脚都难以挪动,众人呼出的气息仿佛汇聚成云,挥汗如雨,场面蔚为壮观。宁王坐在凌霄阁上,身旁陪着众嫔妃,宫娥宦官侍立两侧,由传旨太监和侍卫护送十位美人出宫。游行队伍前有二千五百御林军开道,后有二百四十名骁骑尉殿后,浩浩荡荡。百姓们远远听到号角声,纷纷伸长脖子,翘首以盼。后续还会发生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太平县右营城守常德保负责押解罗德(罗季芳)、王能前往江西,船队行至鄱阳湖时,军士突然禀报前方有强人拦路。常德保急忙赶到船头查看,只见上游一艘小船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来,船头站立着一位中年大汉。此人约莫四十岁,生得眉清目秀,气质威武不凡,三缕长须随风飘动,口中高声喊道:“停下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