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42回 张家堡厮打成相识 英雄馆举鼎遇故人

两人你来我往,激战了二三十个回合后,黑脸大汉渐渐体力不支,招架变得愈发吃力。包行恭见他气喘吁吁,攻势反而更加猛烈。战至四十多个回合时,包行恭故意露出破绽,引大汉进攻。待大汉挥棍击来时,他敏捷地闪身避开,紧接着飞起一脚,将大汉踹倒在地。包行恭快步上前,一把揪住大汉的背心,夺过他手中的铁尺扔到一旁,挥起拳头就打。连续打了二十多下,直打得大汉惨叫连连。包行恭怒喝道:“你越叫,我越要打!”正要继续动手,忽听人群中传来一声大喊:“包贤弟,打不得,都是自家人!”

包行恭觉得这声音十分耳熟,转头一看,竟是狄洪道,连忙停手问道:“狄道兄,这位是谁?”狄洪道快步走到跟前,附在他耳边说:“贤弟,他是罗季芳。你们怎么打起来了?”罗季芳趁机挣脱起身,看到狄洪道后,气呼呼地说:“老狄,这家伙把我打得好惨,我跟他没完!”狄洪道无奈道:“呆子,都是自己兄弟,别闹了,我们换个地方喝酒去!”包行恭赶忙向罗季芳作揖赔罪:“小弟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大哥,罪该万死!还请大哥原谅。”罗季芳一时也有些尴尬,只得说道:“算了算了。”接着对狄洪道说:“老狄,你的徒弟还在酒店里被众人围着呢。”狄洪道忙说:“那你怎么不早说?”随即带着包行恭一起往酒店赶去。

一进酒店,只见王能被众人团团围住,根本脱不开身。狄洪道大声喊道:“大家住手!”外面跟着进来的窑厂众人也纷纷喝止,说道:“他们有人来了,咱们好好评评理。”众人这才停下手。狄洪道问王能:“你们俩怎么和他们打起来了?”王能委屈地说:“我们路过的时候,罗师兄不小心碰了他们的碗料。我就问他们该赔多少钱,我们照价赔偿。可这里的人根本不讲理,不依不饶的。我们只好请他们到这酒店里喝酒,想问问到底要赔多少,结果他们说这碗料没价,还说‘杀人抵命容易,碰坏碗料没商量’,哪有这种道理?”

那些窑厂的人却齐声反驳:“我们这里就是这个规矩,不光张家堡这样,不信你们去打听,景德镇也是如此。别的东西都有价,唯独碗料没价。谁让你们不躲开的?要是碰碎了烧好的瓷器,一只赔一只,绝不讹诈。但碗料就是没价!”

狄洪道转头对罗季芳说:“大哥,你出门少,不懂外面的规矩,这事确实怪你不小心。”随后又对众人说:“他是在哪儿碰坏碗料的?”众人回答:“就在东边三四家门面那里。”狄洪道说:“既然在这儿出的事,对面的茶坊最近,我请大家喝茶赔罪。”说着,他率先走进茶坊,吩咐店家在每张桌子上泡八壶茶,并询问总共多少钱。店家说:“小店有二十张桌子,一共一百六十壶茶,每壶十个大钱。”狄洪道掏出银子结清茶钱,然后对着众人拱手行礼:“让各位见笑了,还请多多包涵!”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都没了话说。

解决完这事,狄洪道带着包行恭、罗季芳和王能离开。包行恭给了车夫一些银子后,好奇地问狄洪道:“狄道兄,他们刚才还不依不饶的,怎么喝了杯茶就没事了?”狄洪道笑着解释:“这是碗窑的规矩。那些人扛着碗料走路时,向来横冲直撞。要是有人不小心碰一下,他们就故意把肩上的碗料扔在地上讹人。但只要在附近茶馆请所有人喝茶,行话叫‘满堂红’,这事就算过去了,也不用赔碗料的钱。罗兄和王能不懂这个规矩,被他们拉到酒店,自然就纠缠不清,会被狠狠讹一笔。”

四人边走边聊,走了半里多路,看到一座酒楼,招牌上写着“英雄馆”三个大字。包行恭笑道:“这店名有意思,到底是英雄卖酒,还是英雄来这儿喝酒?”狄洪道打趣道:“当然是喝酒的是英雄,哪有开店的自称英雄的道理?咱们也来当一回英雄!”众人笑着上了楼,找了位置坐下。酒保过来问清要点的酒菜后,很快端上美酒佳肴,四人便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王能突然说道:“方才见到包师叔,总觉得特别面熟,一时却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狄洪道笑道:“前年冬天你们见过一面,这就忘了?”包行恭也说:“道兄,别说他忘了,当时就见了一会儿就分开了,又过了一年多。我见了他也觉得面熟,一时也想不起在哪儿见过。”接着,包行恭询问起徐鸣皋等人的情况。狄洪道便将之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自从在太平县失散后,我就一直孤身一人,再也没找到他们。现在我打算去南昌找找看,路过这儿时,看到众人围在一起打架,听那喊叫声像是罗大哥,就过来看看,没想到撞见贤弟和他交手。”狄洪道又问罗季芳:“罗大哥怎么会到这儿?你有没有见到鸣皋、小舫和李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罗季芳说道:“我和王能被他们抓住,押解去江西,幸好被山中子救到他船上,摇到一座高山上。山上有个石洞,洞里住着一位老道士,就是那年在句曲山见过的玄贞子。他把我们留在那儿,天天只能吃些素菜,也没酒喝,可把我憋坏了。好几次想和王能偷偷下山,都被那老道算出来了。后来我们下定决心私自逃走,结果走了一整夜,还在山上打转,根本找不到下山的路。直到前几天,他才让我下山,说‘一路去江西南昌,兄弟们都在那儿等你’。没想到走了不到两天,就碰到你们了。”包行恭也把自己下山后的经历说了一遍。狄洪道提议:“你们现在就和我一起去南昌,到那儿再做打算。”众人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开怀畅饮起来。

酒保过来添酒时,狄洪道问道:“小二哥,你们这‘英雄馆’的店名取得有些奇怪。要说开店的是英雄,未免太自大了;要说喝酒的是英雄,那要是来的不是英雄,难道还不卖酒给他?要是为了讨顾客欢心,叫状元馆、高升馆、集贤馆、迎仙馆之类的,不比这好听?怎么偏偏用‘英雄’这两个字,听起来倒像是强盗开的店。”酒保笑着指向里面的阁子,说:“客官们要是想知道店名的由来,去阁子里看看就明白了。”

众人听了,纷纷起身,一同走进阁子。只见阁子里的桌上供奉着一只古鼎,看上去足有千斤重。上方挂着一块匾额,写着“临潼遗事”四个大字。中间摆着一张桌子,桌前放着一把单人座椅。右边挂着一块牌子,上面清楚地写着:不论军民,只要能举起这只鼎,在店里吃喝一律免费。左边也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只有“勇士芳名”四个字开头,后面空空如也,看来还没人能成功举起这鼎,留下自己的名字。

狄洪道问酒保:“你们店主姓什么?这鼎肯定是他放在这儿的,有人举起来过吗?”酒保回答:“不瞒客官说,我们也不知道店主姓什么,只知道他是湖北人,大家都叫他姑老爷。这家店以前叫‘醉仙楼’,去年姑老爷来了之后,就改成‘英雄馆’,还设了这举鼎的规矩。到现在七八个月了,来试举的人有几千几百,可没一个能举得动。现在大家都知道这鼎不好举,来试的人也就少了。”包行恭又问:“那你们姑老爷能举起来吗?”酒保摇摇头说:“这我就不清楚了。”狄洪道疑惑道:“他既然设了这个,没道理自己举不起来吧?”罗季芳不服气地说:“这么个小鼎能有多重,难道真没人举得起来?”说着,他挽起袖子,双手握住鼎足,使出浑身力气往上抬。结果那鼎纹丝不动,就像苍蝇撼石柱一般。狄洪道打趣道:“这小鼎怎么还挺沉?”罗季芳没好气地说:“老狄别笑话我,你来试试!”狄洪道摆摆手:“我可举不起来。”王能在一旁建议:“罗师伯,把鼎盖去掉,兴许就好举了。”罗季芳觉得有理,王能便去提鼎盖,没想到连鼎盖都拿不起来,急得满脸通红:“怎么这么沉?”包行恭分析道:“贤侄,依我看,这鼎盖就有五百来斤,加上鼎身,总共大概有一千二三百斤,一般人哪举得动?”王能不死心,对包行恭说:“包师叔,您来试试。”包行恭有些犹豫:“我怕举不起来,让人笑话。”狄洪道鼓励道:“都是自己兄弟,试试又何妨。”

包行恭卷起衣袖,双手紧紧握住鼎足,将全身的力气都运到双臂上,大喝一声:“起!”竟真的将那只巨鼎高高举过头顶,还迈步走了几步,随后才稳稳放下。众人见状,齐声喝彩:“好大力气!”包行恭对狄洪道:“狄兄,你来试试。”狄洪道正要上前,只听酒保和外面的食客喊道:“店主来了!”众人纷纷看向楼梯口,好奇这位店主是何等人物,且听下回分解。

包行恭正准备转身离开,冷不防那黑脸大汉又从背后袭来。这一击虽未造成严重伤害,但也让他受了点轻伤。包行恭顿时怒火中烧,迅速转过身,刚要发作,大汉的第二击又至。他侧身躲过,心中暗想:“这人也太蛮横无礼了,难怪会引发众怒。”随即,包行恭从旁边人手中夺过一根棍子,与大汉在街上对峙起来。周围的人将他们团团围住,大声吆喝着,却没人敢贸然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