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第70回 约后会玄贞子回山 传圣旨张太监遇盗

赵员外等人在赵王庄摆下丰盛酒席,热情款待七子、十三生、十二位英雄以及两位女英雄。席间觥筹交错,气氛热烈。徐鸣皋举杯起身,向玄贞子恭敬问道:“今日众多豪杰、师长齐聚于此,实在是千载难逢的盛事。我们十二兄弟中,唯独伍天熊未到,幸好焦大哥加入,依然凑齐十二之数,再加上两位女中豪杰,又蒙两位员外和诸位英雄尽地主之谊,这样的聚会堪称古今罕有。不知下次重逢会是何时,还请大师伯明示。”

玄贞子面带微笑,沉稳答道:“这倒不难。待十二英雄成就大业,将宁王之乱彻底平定,那时我们自会相聚,再办一场无遮大会。这类聚会的时间可以提前约定,但我们这些人或回山清修,或云游四海,行踪不定,无法保证每次都能全员到齐,也就难以一一通知了。”徐鸣皋听后,便不再多问。

随后,玄贞子将目光转向焦大鹏,神情严肃道:“我有几句话要叮嘱你。明日我们便各自分散,各寻去处,你不必跟我走。你虽已修成剑客,超脱凡俗,对功名富贵毫不动心,但有件事不可忽视——你的父母盼儿心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命中注定你会有两个儿子。明日你就带两位妻子回家,安顿下来,生儿育女,过上一段寻常日子,日后再助力徐鸣皋成就大业。”

焦大鹏连忙说道:“徒弟一心想追随师父,不愿回家。”一旁的罗季芳立刻插话,大嗓门嚷道:“焦大哥,这可使不得!还记得当初山中老师救了我,把我送到你师父那里,我和王能在山上待的那些日子,没酒没肉,天天就啃蔬菜,把我饿得前胸贴后背。好几次想和王能偷跑下山,可你师父跟会掐算似的,每次都提前识破。后来我们铁了心要走,结果在山里转了一整夜,愣是没找到下山的路,最后还是你师父叫我们下山,才得以脱身。现在回想起来,我脑袋都发疼,你可别犯傻!”这番话逗得众人哄堂大笑,徐鸣皋赶紧喝止:“别在这儿说胡话!”

玄贞子继续对焦大鹏正色道:“你执意不回家,实在不该。古往今来,哪一位剑仙侠客不是以忠孝节义为本?你父母年迈,膝下无孙,你若不回去延续香火,便是不孝;两位妻子随你远走他乡,你却不带她们回家,又谈何情义?如此不孝不义之人,我怎会留你在门下?”焦大鹏听了这番严厉教诲,如醍醐灌顶,连连点头称是。可见,想要成为真正的剑侠,不仅要有超凡的武艺,更需具备圣贤的品德和豪杰的胸怀。

这日,众人尽兴而散。次日清晨,七子十三生前来辞行,徐鸣皋等人满心不舍,一路步行相送。到了庄口,七子十三生同样留恋不已,直到走出庄外,他们施展神奇的剑客法术,一阵清风拂过,众人便消失不见。众人回头一看,发现焦大鹏也不见了踪影,徐鸣皋惊讶道:“难道他跟着师父走了?”一枝梅却笃定道:“我猜他不会去。他们都往西走,我追上去瞧瞧。”说罢,便如离弦之箭般飞奔而去。

原来,焦大鹏见七子十三生施展御风之术离去,心中不舍,急忙追了上去。其实七子十三生中,有几人原本不会御风,但因为众人聚在一起,便借着法术的力量一同前行。玄贞子见徒弟追来,问道:“昨日我一番苦心相劝,你难道没听进去?”焦大鹏连忙解释:“徒弟怎敢不听?只是实在舍不得师父,也难忘傀儡老师的救命之恩,所以想来送师父一程。”玄贞子闻言,语气缓和道:“既然如此,我们一同到西山顶的舞鹤亭待会儿,你再回去。我们打算在那儿留宿一夜,赏赏月色,明日便各自散去。”

众人渡过大江,转眼间便到了山顶。站在舞鹤亭中,焦大鹏感慨万千——这里正是他当年修炼剑术的地方。回想起剑术即将大成时,各种心魔前来考验,而如今剑术已成,却要回归尘世生儿育女,看似矛盾,实则各有其理。稍作停留后,玄贞子便让焦大鹏返程。

焦大鹏一一拜别众人,缓缓下山。渡过江水时,恰好遇见前来寻找的一枝梅。两人携手返回赵王庄,远远便看见徐鸣皋等人还在庄前等候。正要进庄,忽见一队人马簇拥着一位身着锦衣、头戴花帽的太监,骑着五花马疾驰而来。那太监高声问道:“这里可是赵王庄?”赵员外赶忙上前回应:“正是!”太监朗声道:“咱家从北京而来,奉万岁爷圣旨,宣召十二位英雄接旨!”

事情还得从江苏巡抚俞谦说起。此前,他派王介生前往赵王庄打探情况,王介生回来后,详细汇报了庄内的防御部署,以及有剑客相助的消息,并分析道:“宁王一直想攻下赵王庄,以除心头大患,进而挥兵江南。但如今赵王庄固若金汤,他绝不敢贸然进犯。”俞谦却另有见解,说道:“你有所不知,宁王既已谋反,反而希望他尽快行动。叛乱爆发得越迅速,危害反而越小;拖延越久,局势越难控制。我有一计,可让徐鸣皋等十二英雄暂时离开赵王庄,诱使宁王出兵江南。待南昌府兵力空虚,朝廷大军在前阻击,各地义兵在后夹击,定能将叛贼一举擒获。我打算上奏朝廷,保举十二英雄,让万岁召见嘉奖,既能彰显皇恩,又能坚定他们为国效力的决心,你觉得如何?”

小主,

于是,俞谦连夜写好奏章,次日便派王介生和差官快马加鞭,赶往京城,将奏章递到通政司衙门。正德皇帝看过奏章,正准备下旨,右都御史杨一清上奏道:“启禀万岁,安化王寘鐇起兵叛乱,杀死甘肃巡抚,气焰十分嚣张,还请陛下速速派兵征讨,解救甘肃百姓于水火之中!”正德皇帝当即决定:“朕封你为三边总制,率领十万大军前去平叛。另外,即刻宣召赵王庄的徐鸣皋等十二英雄,随你一同出征,你意下如何?”兵部侍郎王守仁出班奏道:“臣曾与其中几位英雄有过接触,他们皆是可用之才,尤其是徐鸣皋,忠心耿耿,堪称当世豪杰。臣愿为他们担保,请陛下放心召见!”正德皇帝点头道:“既然王卿保举,朕即刻下旨,命东厂太监张永携带官诰,前往赵王庄,封十二人为指挥之职,令他们速速进京!”

张永领命后,日夜兼程赶到江西。这日来到赵王庄前,见众人都在,便宣旨。众人听闻,连忙跪地迎接,将张永请进庄中。赵员外赶忙在正厅设下香案,众人齐刷刷跪在地上,听张永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听闻,勇猛之士乃公侯心腹、王室爪牙。徐鹤、罗德、焦大鹏等十二人,英勇善战,忠心不二,现授予指挥之职,即刻进京,随右都御史杨一清征讨叛王寘鐇。待立功之日,必当重赏,朕对此寄予厚望!”

众人听完圣旨,纷纷向十二英雄道贺。唯有焦大鹏伏地叩首,说道:“恳请公公在万岁面前代为推辞,臣已超脱凡俗,如闲云野鹤,早已无意功名。”张永连忙拒绝:“这可不行,十二指挥缺一不可!”徐庆灵机一动,说道:“我兄弟伍天熊在九龙山落草,他武艺高强,也是可用之才,我愿去将他招来,为国家效力!”徐鸣皋赞同道:“此计甚妙!我们十二兄弟,唯独伍天熊不在。若能一同为官,再好不过。焦大哥已修得大道,我们心中应尊他为师,只是嘴上仍以兄弟相称。大哥不愿追求功名,不可勉强,还请公公向万岁奏明,能否让伍天熊顶替此职?我们进京面圣时,也会如实禀报。”张永见众人商议已定,便在庄中留宿一晚,赵员外等人热情款待,礼数周全。

次日一早,徐鸣皋、罗季芳、徐庆等十一位英雄与张永一同启程进京。赵员外等人一直送到庄外,再三叮嘱:“一定要小心防守赵王庄。”徐鸣皋也不忘嘱托马金标:“马家庄也要严加防范,若有紧急情况,我们兄弟定会回来相助!”随后,他与焦大鹏握手道别,焦大鹏则带着孙大娘、王凤姑踏上回家之路。

徐鸣皋等人跟着张永一路前行,来到鄱阳湖时,有官船前来迎接。张永对徐鸣皋说道:“我有个表弟陆松年,住在湖东的陆家湾,他儿子是我的干儿子,好久没见了。此处离他家不远,我打算乘小船去看看,你们先在大船上休息一晚,我明日就回来。”说完,他带着一个小太监,提着一个装有千两银子和一副荫袭官诰的小箱子,登上一艘小巧的瓜皮艇,朝着陆家湾方向驶去。

小船在河道中蜿蜒前行,不知不觉天色渐晚。四周皆是曲曲折折的小港,两岸树木茂密,一片荒僻景象。张永心中不免生疑,问划船的船夫:“听说陆家湾离官船停泊处不过十五里,怎么还没到?”船夫突然将船桨一放,走进船内,冷笑道:“早就走了三十里了!这儿离陆家湾远着呢!既然来了,就乖乖听我的!”说着,从船板下抽出一把板刀。张永顿时脸色惨白,惊恐万分。他究竟能否化险为夷?且听下回分解。

赵员外等人在赵王庄摆下丰盛酒席,热情款待七子、十三生、十二位英雄以及两位女英雄。席间觥筹交错,气氛热烈。徐鸣皋举杯起身,向玄贞子恭敬问道:“今日众多豪杰、师长齐聚于此,实在是千载难逢的盛事。我们十二兄弟中,唯独伍天熊未到,幸好焦大哥加入,依然凑齐十二之数,再加上两位女中豪杰,又蒙两位员外和诸位英雄尽地主之谊,这样的聚会堪称古今罕有。不知下次重逢会是何时,还请大师伯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