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第73回 宁寿宫垂询往事 武英殿召见英雄

徐鸣皋等一众英雄将葫芦套的水寇悉数歼灭,以他们惯用的“板刀面”和“馄饨”之法,将这群恶徒收拾得一干二净,众人心中无不畅快淋漓。张永感激不已,恭敬行礼道:“若不是诸位英雄鼎力相助,这群恶贼怎能伏法?今日不仅为我报了仇,更是为往来客商除去一大祸害,各位英雄这可是积下了大德啊!”徐鸣皋等人连忙谦逊回应:“铲除奸恶本就是我们分内之事,不值一提。”

此时天色破晓,众人吩咐船户开船,一路朝着京城进发。离开水路后,众人改走陆路,半个多月的行程,抵达北通州。当地官员听闻消息,赶忙前来迎接。张永命地方官备好车马、差役,一行人继续赶路。三日后,终于抵达北京。张永先将徐鸣皋等十一位英雄安顿在馆驿休息,自己则马不停蹄进宫向武宗皇帝复命。

武宗得知张永归来,即刻在宁寿宫召见。张永不敢有丝毫懈怠,入内先行大礼,随后详细禀报道:“奴才奉陛下旨意,前往江西赵王庄宣召徐鸣皋等十二位英雄,现已带到,暂在馆驿安歇。只是其中焦大鹏已超凡脱俗,无心功名,执意请辞。奴才起初未敢应允,后经徐鸣皋等人多次求情,他们愿召回焦大鹏的义弟伍天熊,让其顶替官职。奴才见焦大鹏心意已决,只好答应。他还托奴才向陛下转奏此事,还请陛下定夺。目前徐鸣皋等十一人已到京城,等候陛下指示。”

武宗好奇问道:“你说焦大鹏脱凡胎,难道他成仙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张永便将焦大鹏被邺天庆杀害,后被傀儡生救活,以及协助七子十三生大破迷魂阵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奏明。武宗听完恍然大悟,感慨道:“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就随他去吧。”张永又补充道:“焦大鹏虽不愿为官,但临行前说过,朝廷若有需要,他定当出力,只是不愿接受官爵。”武宗大喜:“这等胸襟,不愧是英雄豪杰,果然与众不同!”接着又问:“如今宁王宸濠的情况如何?”张永便将相关奏章内容一一奏报。

武宗当即传下旨意:江南壮士徐鸣皋等十一人,已授指挥之职,明日清晨于武英殿召见,不得有误。内阁迅速将旨意传达下去,徐鸣皋等人接到消息,连夜准备,为面圣做足准备。张永当天也领旨返回东厂,一夜无话。

次日黎明,天色未亮,徐鸣皋等十一人已身着朝服,在朝房等候召见。不多时,静鞭三响,武宗皇帝临朝。百官行过朝参大礼后,值殿官高声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只见张永出列,跪在金阶之下奏道:“奉召授职的徐鸣皋等十一人,昨日接旨等候召见,现正在朝房听候陛下旨意。”武宗传旨:辰初三刻,于武英殿召见,并命总制军务的右都御史杨一清一同前往。随后,武宗退朝,百官散去。

张永下殿后,与杨一清一同来到朝房,向徐鸣皋等人传达消息。徐鸣皋等人见张永前来,纷纷起身行礼。张永还礼后,指着杨一清介绍道:“这位便是总制军务、右都御史杨大人。”徐鸣皋等人闻言,又向杨一清行礼。杨一清一一询问众人姓名,之后大家按序落座。杨一清率先说道:“诸位大名早已如雷贯耳,只是一直无缘相见。如今有幸同朝为官,望各位日后建功立业、铲除奸恶,前程必定不可限量。也希望各位一心为国,做忠义之臣。”

徐鸣皋恭敬回应:“承蒙大人举荐、陛下破格提拔,我等定当竭尽全力,以报皇恩。日后追随大人左右,若有不懂之处,还望大人多多指教,我等不胜感激。”杨一清见众人虽为武将,谈吐却文雅谦逊,心中十分欣喜。张永又将在葫芦套遇盗,幸得徐鸣皋等人诛杀水寇的经过讲述了一遍。杨一清听后更是高兴,说道:“安化王寘鐇已然造反,甘肃各地紧急求援,奏报不断。宁王宸濠虽为心腹大患,但目前尚未公然反叛,不便贸然出兵。陛下之意,应是先平定寘鐇之乱,待宸濠罪行坐实,再行征讨。如今有诸位同行,我如虎添翼啊!”徐鸣皋谦逊道:“我等不过侥幸成事,全赖陛下洪福与大人威望,岂敢居功。”

众人正交谈间,两名小太监匆匆跑来,高声喊道:“陛下已临殿,宣召张公公、杨御史及十二位指挥,速往武英殿听候召见!”张永等人不敢耽搁,立刻随杨一清,带领徐鸣皋等十一位英雄赶往武英殿。

抵达武英殿时,只见宫殿巍峨壮观,香烟袅袅升腾,处处彰显皇家威严,令人不寒而栗。张永、杨一清先行叩拜大礼,三呼万岁。武宗问道:“新授职的十二位指挥都到齐了吗?”张永奏道:“已在此恭候宣召。”武宗下令:“宣他们上殿。”值殿官随即传旨:“宣新授指挥徐鹤等上殿!”

徐鸣皋等人随传旨官上殿,齐刷刷跪在金阶之下,齐声高呼:“臣徐鹤、徐庆、罗季芳、慕容真、狄洪道、王能、李武、杨小舫、包行恭、周湘帆、徐寿,愿吾皇万岁万万岁!”行完大礼后,众人低头跪在原地。武宗俯瞰殿下文武,见众人仪表堂堂、气宇轩昂,心中大喜,说道:“众卿平身。”徐鸣皋等人叩谢起身,站立一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武宗又仔细打量众人一番,转头对张永、杨一清说道:“若不是俞谦密保,朕险些被宸濠蒙骗。”接着问徐鸣皋:“你们久居江西,宸濠所作所为,如实奏来。”徐鸣皋出列跪奏:“臣等罪该万死,因宁王行事不轨,为保朝廷安稳,才多有举动。”武宗道:“这正是忠义之举,何罪之有?快说说,宸濠究竟做了哪些大逆不道之事?”徐鸣皋不敢隐瞒,将宁王在金山寺设替身掩人耳目、暗中招兵买马、私造离宫、进献美女、豢养死士、陷害忠良、僭越旨意,以及攻打赵王庄、设迷魂阵等恶行,一一奏明。

武宗听罢,龙颜大怒:“宸濠叛迹昭彰,罪不可赦!朕本欲即刻发兵问罪,但甘肃奏报,安化王寘鐇谋反,杀害巡抚,占据多州,气焰嚣张。若不迅速平叛,必将生灵涂炭、局势失控。诸位忠心为国,现命右都御史杨一清率十万大军前去征讨,你们归其麾下听令。务必尽心竭力,凯旋之日,朕定当论功行赏!一切军务听凭杨一清调遣,不得有误!”徐鸣皋及其他十位英雄叩首谢恩,退至一旁。

武宗又对杨一清道:“寘鐇之乱刻不容缓,阶州告急,军情十万火急。你三日后率十万大军出发,带上徐鸣皋等人,务必尽快平叛,勿负朕望。朕再派张永为监军,遇事你们共同商议,早日凯旋,朕必重赏。”杨一清跪地叩首:“臣蒙陛下厚恩,定当竭尽全力,早日平定叛乱,不负陛下重托。只是臣才疏学浅,恳请陛下再派一位大臣同往,助臣一臂之力。”武宗道:“朕意已决,有你出征,加上众将辅佐,何愁叛贼不平?你只需一心为公,不必再奏。”杨一清不敢再言,领旨退下。随后,武宗回宫,百官散去。

杨一清命徐鸣皋等人先回馆驿休息,同时传令各营,明日到教场集合,挑选出征将士。这场平叛之战究竟如何发展?且听下回分解。

徐鸣皋等一众英雄将葫芦套的水寇悉数歼灭,以他们惯用的“板刀面”和“馄饨”之法,将这群恶徒收拾得一干二净,众人心中无不畅快淋漓。张永感激不已,恭敬行礼道:“若不是诸位英雄鼎力相助,这群恶贼怎能伏法?今日不仅为我报了仇,更是为往来客商除去一大祸害,各位英雄这可是积下了大德啊!”徐鸣皋等人连忙谦逊回应:“铲除奸恶本就是我们分内之事,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