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二愣子农学大师

虽然没有什么现代化的工具去检测,但他确实是严格按照比例去做这些复合肥的,绝对没有问题。

现在正是麦子的孕穗期,在这个时期每亩地施肥三十斤便足够了。

然后,等二十天以后的灌浆期,再施一遍肥,还是这样的肥量。

李辰估计,至少每亩增产五十斤以上,这就足够养活现在三村再加上新香寨那边的人口了。

现在,这第一批造出来的几十大堆的肥料至少有八十万斤以上,后面还有摞得小山一样高的肥料,足有百万斤,在一大片广阔的荒地上闷着发酵呢,就等着一批批地往外制。

但这绝对不是造多了,甚至对于李辰来说,这远远不够。

因为,他可不光是想着玉龙河三村的庄稼,如果可以的话,让楚青松以县衙的名义下一道命令,将这些复合肥推广出去。

不仅能卖上一笔钱,同时,还能让周围的老百姓全都能增产。

如果整个平阳县粮食产量都上去一大截,那他在周围收粮储粮也就方便多了,以后便能攒出更多的粮食来,既能养人,也能养马!

现在可不是敝帚自珍、挟技藏私的时候,要将眼光放得更长远才可以。

所以,李辰还在命人继续造着肥料。

至于方子,早就安排妥当的人掌控,暂时倒也不怕泄密出去。

“吩咐下去,各村都来领肥,但必须要严格按照比例,每亩三十斤,在根部埋好覆土,以防雨水或灌溉冲出。

现在正是麦子的孕穗期,极为关键,一定要在两天内施好肥。”

李辰向旁边的一群人说道。

“我们几个还有监事会的长老们亲自盯着,务必施好肥。”

几个村正,也就是现在合作社的几位副执事都重重地点头。

现在他们李辰可以说是近乎于盲从了,李辰说什么便是什么。

“等等!”

这个时候,旁边就有人走了过来,出声喝道。

一群人转头望了过去,不禁一怔,那是一个破衣烂衫的男子,好像是新收容的流民其中的一员,大概三十四五岁的样子。

不过,没有人认识他。

“你谁呀?有啥事儿?”

马武转头看着那个人,皱眉问道。

“鄙人陈博,对于农事略懂,我想问一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