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无奈的高句丽君臣

当隋军纵火焚毁穴城,彻底退出涢水的消息传回都城平壤,高句丽王高建武和城中官民才相信隋军是真的撤退了。

一时间,城中百姓纷纷奔走相告,不仅庆幸平壤城躲过了一劫,没有跟黄城和穴城一样被付之一炬,也庆幸他们高句丽第四次击退了隋军的大举征伐。

但对于高句丽的官员而言,虽说隋军已经退了,但留给他们高句丽的麻烦才真正开始。

毕竟沿海和沿河有几十座城池被隋军焚毁,几十万百姓无家可归,衣食无着,如何妥善安置他们,重建他们的家园,成为高句丽朝廷如今首要面临的严峻问题,对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库更是一次沉重的考验。

而且更狠的是,本来田间的粟麦下个月就可以收割了,可隋军所到之处,除了焚毁城池,还烧毁了大量的农田,不知有多少粮食在一场场大火中彻底化为了灰烬。

如此一来,他们高句丽今年全国的粮食产量很有可能会因此大减产,到那时候朝廷更没有足够的粮食去赈济那几十万无家可归的难民了。

一旦那几十万难民彻底没了活路,很有可能会揭竿而起,到时候他们高句丽将会陷入无休止的内乱之中。

正是因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高句丽王高建武丝毫没有击退隋军的喜悦,反而忧心忡忡将莫离支乙支文德宣召进宫,想要当面跟他问策。

待乙支文德一到,不等他向自己行礼,高建武便迫不及待开口问道:

“莫离支,如今隋军虽退,却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烂摊子,依你之见,朝廷该如何安置几十万无家可归的难民?”

不得不说,乙支文德确实是一位很称职的莫离支,只是从莫离支府到安鹤宫这一段短短的路程,他便想到了应对之策,此时见高建武问起,当即沉声回道:

“回大王,几十万难民的数量太过庞大,若是朝廷出面赈济,以如今国库现存的钱粮,根本无力负担。

因此,臣的想法是,与其朝廷调离大量的钱粮去赈济他们,还不如派人将这些难民分散赶去国内城、丸都城和平壤城这些富庶地方,他们路上所吃的粮食则有沿途的城池供给。

这些城池并没有遭到隋军的毒手,当即百姓勒一勒裤腰带,还是能省出一口粮食给这些难民的。”

“妙!妙!妙呀!”

听了乙支文德的主意,高建武不禁连声拍手称妙。

如此一来,朝廷便将赈济这些难民的压力转嫁到了各地官府身上,不需要再为赈济这几十万难民而掏空整个国库。

想到此处,高建武忍不住再次称赞乙支文德道:

“莫离支不愧是我高句丽的栋梁,竟能想出如此妙计。”

可乙支文德听到高建武的称赞,脸上却看不到一丝喜悦之色,反而长叹一口气道:

“这并非是臣想出的妙计,而是中原朝廷在赈济灾民之时常用的移民就食之法,臣不过是拾他们之牙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