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游京!

金翠耀目,罗绮飘香,勾栏瓦舍笙箫彻夜,灯火映红半城天幕,偶尔有香车璎珞,环佩叮咚,无一不是富贵景象。

体量之巨,物产之盛,人文之杂,权势之迫,无时无刻不让人惊诧。

哪怕是江昭,也不免为之惊艳。

五年观政,他去过不少州、路,也见过不少繁华市集之地。

不过,无一可望及汴京之项背。

哪怕在其中最为繁华的杭州,也仅仅是勉强可得其形之皮毛。

好在,江昭也算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哪怕汴京的繁华超出了他的预料,却也仅是心中些许惊诧而已。

毕竟,要真论及繁华,汴京其实都不如他前世生活的大城市之万一。

他为之惊艳,一方面是汴京的繁华超出了心中预期,一方面则是偏向于文化杂糅的气氛方面。

江昭淡然,其余的几百人却是未必。

那些人是真的惊讶于汴京的繁华,不少人脸色通红,念念不忘。

毕竟,这可是汴京!

入京的第一天,江昭领着几百人一齐去拜见了江志、陈端、张凛三人。

这三位是淮左士人官位最高的三人,江志官居正三品右副都御史,陈议、张凛两人都是从四品官位。

陈议是太仆寺少卿,主管马政、征调事宜,实权并不显眼,但也不算小。

张凛是西川路学政,西川路统辖成都府和汉洲,成都天府之国,自古富裕,科考兴盛,西川路学政主管科举教育,又涉及乡试的出题,含权量可是一点也不低。

临近春闱,张凛是特意告假入的京。

一则,他是为了见一见淮左举子;

二则,他是有意为长子张辞送考。

这个时代,乡党相当流行,江志、陈议、张凛三人作为淮左官位最高的三人,举子们于情于理都得去拜见。

一经拜见,三人也都表现出了老前辈的风范,又是鼓励,又是遣人安顿入京的举子。

于是乎,经过安顿,一行人落脚于一处名为“折桂居”的酒楼。

这是扬州三大家族共同拥有的产业。

汴京酒楼繁多,折桂居的规模并不大,也并不起眼,但胜在地点特殊,临近玉清观,相对宁静。

自举子入京始,折桂居就正式停止营业,其内遍布的砚台、毛笔、纸张,任由举子取用。

吃食、酒水几乎是时刻供应,服务非常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