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半山小神童

大宋河山 品涩居士 1706 字 9天前

也幸得他有着世人未有的经历,倒是可以沉下心来看看书写写字。有祖父这么一个大文豪解惑授业,再加上他的特殊加持,读书于他是再简单容易不过的事情。“西山小神童”嘛,倒也当得。

关于“王棣”这个身份,灵魂穿越至此后不久他便已明了。

临川王益先娶徐氏为妻,育安仁、安道二子;后续弦吴氏,育安石、安国、安世、安上、安礼五子并三女。

王安石娶表妹吴氏为妻,育有三子三女,一子一女早夭;长女适吴安持,次女适蔡卞;次子王旁育有一子名王桐,长子王雱无所出。

想到王雱,王棣(为行文方便,此后便用此名)也是醉了。

王雱,字元泽,是北宋着名政治家、思想家、道学家、学者,时人将他跟王安礼、王安国并称为“临川三王”。

王雱年少时就聪敏异常,擅长作书论事,二十岁以前就着书万言以上。他二十二岁就中了进士,曾任太子中允、祟政殿说书,受诏撰写《诗义》、《书义》,擢为天章阁待制兼侍讲。这两本书写成后,圣命升他为龙图阁直学士,他因病辞而不拜。何病?“心疾”也。

心疾何所来?盖因其太过聪慧敏感,这样的个性当然不适合在尔虞我诈的朝堂上生活,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很快就成了一个疑心重重“抑郁症”患者,渐渐就被诊为“心疾”。

小主,

在家时日一久,他急躁难耐,竟然精神错乱,怀疑妻子庞氏的忠贞,日日与她寻是非,为小事争吵;对亲生婴儿也疑神疑鬼,“以貌不类己,百计欲杀之”,终于弄得儿子惊悸而死。庞氏凄苦不堪,只能躲进一间小楼,日夜哭泣流泪、吃斋念佛而已。王安石见儿子的病无好转迹象,十分可怜儿媳的遭遇,作主让他们离了婚;又认为庞氏并无罪过,担心庞氏背上“休妻”的恶名,还亲自为她挑选了一个好夫婿,相当隆重地“改嫁”出去。

然后,次年,此君重疴难愈、久卧不起,一缕幽魂迟迟未散。

身心俱疲的王安石爱子心切,是有过继为嗣之举。

几番挑选周折,王安礼之孙、王旉刚满周岁的儿子王棣被过继给王雱,算是后继有人,延续了他一支血脉。

不久,聪颖异常、才高志远、与叔父王安国、王安礼并称“临川三王”的旷世奇才王雱终于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红尘俗世,去往极乐世界钻研他的道家玄学去也。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王棣便在王雱往生之际光临这个时空。

而且,穿成罢相年迈的王安石的孙子,还是过继的嗣孙,这真是焉知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