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差役先在墙上刷好浆糊,另二人则负责张贴。
一时间人头攒动,个个争先,在榜单上努力寻找着目标名字。
关于科举榜单,范公偁在《过庭录》里说了这么一则轶闻:“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当然,范公偁生于南宋,此时便也没有“名落孙山”一说。
榜单在万千目光的注视之下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稍顷,有人欣喜若狂:“哈哈,某中了……”有人神情黯淡潸然泪下,广场上活生生上演着人间悲喜剧。
在此,请允许作者君用范进中举的场景描绘: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十年寒窗无人晓,一战成名天下知。终于苦尽甘来,当家做主把歌唱……
宋时的举人虽没有明代的值钱,但也是万里长征行了一半,希望就在前方嘛。
过了好一会,有人注意到榜单上排在第一的金漆大字,嘟囔着说:“果然是呼声最高的他……”
那两个字代表的是本科解元,较其它字要大,想不注意都难。
江宁府多出才子,乃是科举强府,发解试前五名必会被点中进士,更莫说解元了。
也就是说,今科解元是必中进士的。
虽说文人相轻,不过在众目睽睽的公开场合总得表现出君子的豁达,更何况,解元大有来头,这会儿当极力攀交才是。
“解元公呢?今科解元实至名归哪……”
“X兄所言极是,正是众望所归也……”
“咦,王解元似乎未来看榜呢……”
“……解元之位乃是囊中之物,看与不看,它都在那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说读书人自命清高,但一旦捧起人来也是花样百出,各种阿谀奉承之词滔滔不绝,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就没重复相似的赞语。
接着,有人在榜单上发现了另一件事,失声道:“一二三四五,了不得,王氏叔侄五人尽在榜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