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长春

大宋河山 品涩居士 1648 字 2小时前

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

灯节结束,满城人争先出城探春。

州南处玉津园外学方池亭榭、玉仙观,转龙弯西去一丈佛园子、王太尉园,奉胜寺前孟景初园,四里桥望牛冈剑客庙。自转龙弯东去陈州门外,园馆尤多。

州东宋门外则有快活林、勃脐陂、独乐冈,砚台、蜘蛛楼、麦家园,虹桥王家园,曹、宋门之间东御苑、乾明崇夏尼寺。

州北有李驸马园。

州西最为热闹,美景不胜枚举,往来游客数以万计,车轿行人络绎不绝,有垂髫童子,有皓首老翁,有翩翩公子,更有如花似玉的小娘子,端的是盛世景况,竞引海内外瞩目。

十八日收灯,初九王安礼便已离京赶赴任地“开印”。王母则留在京城,老人家上了年纪,身子骨渐不如前,还需好生将养。好在子孙绕膝,彩衣娱亲,老太君精神头倒是不错。

又有聂胜琼、蔡云英抚琴吟唱,李师师偶尔登门小唱献艺,枣家子巷王府很是热闹。虽然即将春闱,王安礼却以为需劳逸结合,切忌死啃书本,过犹不及。

二十日,年青后辈相约出城西踏春赏景,领略东京风情文物。

沿着州西新郑门大路直行,过顺天门,便到见得金明池。

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四年,为了征伐地处水乡的南唐,遂在开封外城西墙之西开凿一处人工湖,内习水战,正如汉武帝当年为训练水军而在长安城西开凿昆明池。

太祖赵匡胤曾携众节度使泛舟湖上,并在龙舟中摆设酒席。但对它进行大规模的开挖与营建则始于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时诏以卒三万五千凿池,以引金水河注之。有水心五殿,南有飞梁,引数百步,属琼林苑。每岁三月初,命神卫虎翼水军教舟楫,习水嬉。西有教场亭殿,亦或幸阅炮石壮弩。次年二月,太宗亲临工地视察凿池情况,赐役卒三万五千人每人千钱、布一端。被时池尚未修好,亦无名字,只称作“新凿池”。太平兴国三年二月,池已凿成,并引金水河河水入内,太宗皇帝乃赐名“金明池”。太平兴国七年,太宗幸其池,阅习水战。

“金明池周长九里三十步,池形方整,四周有围墙,设门多座,西北角为进水口,池北后门外,即汴河西水门。正南门为棂星门,南与琼林苑的宝津楼相对,门内彩楼对峙。在其门内自南岸至池中心,有一巨型拱桥──仙桥,长数百步,桥面宽阔。桥有三拱朱漆栏盾,下排雁柱,中央隆起,如飞虹状,称为‘骆驼虹’。桥头有五殿相连的宝津楼,位于水中央,重殿玉宇,雄楼杰阁,奇花异石,珍禽怪兽,船坞码头、战船龙舟,样样齐全。”

不过,今日金明池不对外开放,游客只能远观。苏迟叹惜不已,与未曾入内的王棣等人解说一番。

“余尝从家父观金明池水战,见船舫回旋,戈甲照耀,为之目动心骇。”苏迟追忆当时,不胜心向往之,又道:“池内水战表演者,原为神卫虎翼水军,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挑选在京师诸军中江淮习水之兵,别立水虎翼一军,置营于金明池侧,按试战棹,为池增添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