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长安,前所未有的热闹气息。
天还未亮透,四面八方的百姓便如潮水般纷纷朝着长安城涌来。
他们皆是听闻太子三天前发布了招工,特意赶来看看自己是否有机会被太子选中,谋得一份差事。
这热闹的场面,丝毫不亚于盛大的上元节,甚至更添几分热烈与喧嚣。
辰时一到,如约定般,人流自然而然地朝着几个城门附近汇聚。
其中,安化门聚集的人数最多,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攒动,好似一片黑色的海洋。
此刻,百姓们都自发地一小堆一小堆地围成圈,或是整齐地站成一排,彼此热烈地交谈着。
若你凑近仔细聆听,便能听到诸如“皇家夜宴”“手电筒”“镜子”“香水”“君莫笑”“金樽月”等新奇的字眼在人群中此起彼伏。
而声音最为响亮的,当属那群身着书生打扮的人。
“你们听说了吗?太子又有继君莫笑,金樽月之后的诗作出来了。”有人高声道。
只见一位身着青衫的男子,潇洒地一拍折扇,微微扬起下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嘀咕:
“切,这谁不知道,早传开了。”
说罢,便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话音刚落,又有一人赶忙接道:
“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
“哎,是的是的。”旁边一人附和着,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只是小的实在不解,为何太子作的这两句诗都是半句,要是能窥得全句诗篇,那这一生也算死而无憾了。”
“切,谁说没有全句的?”
一位书生模样的人,故意卖了个关子,接着便缓缓撩起衣袖,迈着方步,一步一句抑扬顿挫地念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哎,别念了,来了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众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
只见李安俨带着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走了过来,队伍后面还有人抬着长条桌子、椅子,以及一口口神秘的箱子。
人群中有人小声议论道:
“看,那个就是太师椅。听说是太子创造的。”
“太子椅?太师椅?你这都没听说过,你是多久没来长安城了。”
李安俨昂首挺胸地走到众人面前,站定后,使劲拍了拍手,然后仰着脖子,扯着嗓子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