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之后掀起了一场参观潮

“听说骄阳医馆同意咱们去参观了!”临床医学专业的张明宇举着手机冲进教室,屏幕上赫然显示着李雨涵发来的确认消息。整个教室瞬间沸腾,前排正在整理笔记的林晓雯激动得站了起来,她笔记本扉页上还密密麻麻记录着白骄阳讲课时提到的“智能脉诊仪”工作原理。这几天,学校的BBS论坛上,关于参观骄阳医馆的帖子热度居高不下,有人整理了白骄阳的着作书单,有人分享讲座中的金句,更多的则是对医馆内部究竟藏着怎样秘密的猜测。

暮春的微风裹挟着槐花清甜,几辆大巴车缓缓停在骄阳医馆门前。三天前白骄阳教授在医学院那场中医讲座余温未散,此刻学生们怀揣着好奇与期待,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雀鸟涌下车。医馆朱红门楣上“悬壶济世”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青砖墙缝里钻出的爬山虎轻轻摇曳,仿佛也在欢迎这群年轻的探索者。

“同学们,先在这里集合!”李雨涵清脆的声音响起。她身着白大褂,英姿飒爽,马尾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夏雨荷则抱着一摞厚厚的资料,微笑着站在一旁,眼神中满是温和与亲切。学生们迅速整好队伍,跟随两位老师走进医馆。

穿过雕花木廊,两侧的墙壁上挂满了中医名家的画像和名言警句。李时珍背着药篓翻山越岭的画像栩栩如生,旁边配着“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话语;孙思邈坐堂问诊的图画下,镌刻着“大医精诚”四个大字。学生们纷纷驻足观看,有的拿出手机拍照,有的小声念着墙上的文字,眼神中充满了对古代医家的敬仰。

“大家看,这是我们医馆的天井。”李雨涵指着头顶的一方天空说道,“古人讲究‘四水归堂’,雨水从屋檐流下,汇聚在这里,寓意着聚财纳福。而在中医里,水又象征着人体的津液,这小小的天井,也蕴含着中医的哲学思想呢。”学生们抬头望去,阳光透过天井洒下,在地面形成斑驳的光影,仿佛真的能感受到那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

智能中医: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在李雨涵和夏雨荷的带领下,学生们首先来到了智能中医诊室。一推开门,大家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银白色的智能四诊仪矗立在房间中央,机械臂灵活地摆动着;墙面的大屏幕上,不断播放着中医诊断的动画演示;角落里,几台小型机器人正在忙碌地调配中药。

“这是我们医馆自主研发的智能四诊仪。”夏雨荷走到仪器旁,向学生们介绍道,“它集合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断方法。大家看,这个摄像头可以捕捉患者的面色、舌象,麦克风能收集声音信息,而这个传感器则可以精准地检测脉象。”

说着,夏雨荷邀请临床专业的张明宇上前体验。张明宇既兴奋又紧张,小心翼翼地将手腕放入仪器的凹槽中。几秒钟后,机械臂缓缓升起,三根细小的探头轻轻搭在他的脉搏上。与此同时,摄像头开始对他的面部和舌头进行扫描,麦克风也发出温和的声音,询问着他的身体状况。

“哇,太神奇了!”当全息投影在空中呈现出详细的诊断报告时,学生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报告上不仅有脉象、舌象的分析,还给出了初步的诊断结果和调理建议。“不过,大家要记住,”李雨涵严肃地说道,“智能仪器虽然先进,但它只是辅助工具。中医的精髓在于医生的临床经验和辨证论治的思维,这些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

在智能配药区,学生们看到机器人按照处方,精准地抓取每一味中药。“这些机器人的程序里,录入了上千种中药的剂量和配伍禁忌。”夏雨荷介绍道,“但即使是最精密的机器,也需要我们中医人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副药的质量和疗效。”学生们认真地点头,对中医现代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针艾之妙:千年传承的神奇疗法

离开智能诊室,学生们来到了针灸治疗室。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艾草香气,六张治疗床整齐排列,床头的智能控温仪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墙上挂着的人体经络图色彩鲜艳,密密麻麻的穴位标注得一清二楚。

“今天,我们来体验一下传统的针灸和艾灸疗法。”李雨涵拿起一根银针,在手中轻轻转动,“针灸是中医的瑰宝,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她以足三里穴为例,详细讲解了穴位的定位和针刺手法:“足三里是胃经的重要穴位,常灸这个穴位可以健脾和胃、增强免疫力。进针时,要注意角度和深度,一般呈 90 度垂直进针,深度约 1 - 1.5 寸。”

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夏雨荷邀请了一位女生上前体验艾灸。女生躺在治疗床上,李雨涵点燃一根雷火灸,将灸盒悬在她的足三里穴上方。“有没有感觉到温热?”李雨涵问道。女生闭上眼睛,脸上露出舒适的表情:“嗯,暖暖的,好像有一股热气在往身体里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就是艾灸的神奇之处。”李雨涵解释道,“艾草本身就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通过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将药效渗透到穴位深处。我们现在使用的雷火灸,是在传统艾灸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火力更足,疗效也更好。”

看到大家跃跃欲试的样子,夏雨荷拿出针灸铜人模型:“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针刺手法。哪位同学想试试?”一开始,大家还有些犹豫,毕竟银针看起来有些吓人。但在两位老师的鼓励下,男生王磊鼓起勇气站了出来。

在夏雨荷的指导下,王磊小心翼翼地拿起银针,按照刚才讲解的方法,找准穴位,屏住呼吸,快速进针。“不错,手法很稳!”夏雨荷赞许道。当银针顺利刺入穴位时,周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王磊兴奋地说:“太有意思了,感觉自己像个小中医!”

香囊雅韵:巧手缝制的养生智慧

从针灸治疗室出来,学生们来到了一间充满温馨气息的房间——香囊制作室。房间里的桌子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丝线、布料,以及各种天然香料。薄荷、薰衣草、丁香、艾叶等香料分装在小竹篮里,散发着清新宜人的香气。

“香囊,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中医预防疾病的妙招。”李雨涵拿起一个绣着莲花的香囊,向大家介绍道,“不同的香料搭配,具有不同的功效。比如薄荷和艾叶可以驱蚊防虫,薰衣草和茉莉花能够安神助眠,丁香和藿香则有芳香化湿的作用。”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制作。夏雨荷给每人发了一块布料和针线,耐心地教大家缝制香囊的基本针法:“先把布料对折,用平针缝起来,注意针脚要均匀。缝到最后留一个小口,把香料放进去,再用藏针法收口。”

女生们心灵手巧,很快就掌握了技巧,开始发挥创意。有的在香囊上绣上精美的图案,有的用丝线编织出漂亮的流苏。男生们则显得有些笨拙,不是缝错了线,就是扎到了手,但大家都乐在其中。

“老师,我想做一个送给妈妈,她睡眠不好,应该放些什么香料呢?”苏晴问道。“那可以多放一些薰衣草和合欢花。”李雨涵说着,帮她挑选香料,“再加上一点柏子仁,效果会更好。”苏晴认真地把香料装进香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