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部(核心入药部位)
-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肝、胆、肺经(《中国药典》2020版)。
- 功效主治:
- 和解少阳:主治寒热往来(如少阳病、感冒发热),代表方小柴胡汤。
- 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月经不调,代表方逍遥散、柴胡疏肝散。
- 升阳举陷:治中气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配黄芪、升麻(补中益气汤)。
- 作用特点:
- 辛散苦泄,能透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病之要药;
- 疏肝理气,善调肝脾不和;
- 升提中气,药性升散,生用解表,醋炙增强疏肝功效。
2. 地上部分(全草)
- 性味归经:辛、微苦,微寒;归肺、肝经。
- 功效主治:
- 解表退热:用于风热感冒发热(民间单用煎服);
- 清利头目:治头痛、目赤(配伍菊花、薄荷)。
四、现代药理作用
1. 根部药理作用:
- 解热抗炎:柴胡皂苷a、d通过抑制IL-6、TNF-α等炎症因子,降低体温调节中枢敏感性(对实验性发热模型退热率达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