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仙露记·卷三·冬水封藏》
第一节·髓海空虚
冬尽春萌之际,云台峰的冰雪呈现半透明状,如髓海空虚之象。清露踏过「髓空径」,见冰层下的岩石露出蜂窝状孔洞,状如骨质疏松,冰面倒映人影竟显佝偻,此乃「肾主骨,骨失髓养」。山脚下的村落里,百姓多患「骨痿」,腰膝酸软不能久立,孩童囟门迟闭如盆,老人驼背如弓,智力迟钝如蒙,此乃「肾虚髓亏,脑失所养」,对应《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清露登上「观髓台」,见北方牛宿(属牛,主骨髓)光芒微弱如烛,而南方柳宿(属土,主肌肉)肿胀如月,形成「水虚土实」的异象。她取出「髓海镜」,镜中映出自身「大杼穴」(骨会)凹陷如坑,而「百会穴」(髓海之上)气虚上浮,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生骨髓,髓生肝」。忽然,镜中浮现《抱朴子》文字:「肾者,精神之舍,髓之海也,肾气衰则髓海枯」,与百姓的骨痿、健忘之象吻合。
行至「髓渊洞」,清露见洞顶钟乳石稀疏如脱发,石滴落地声空幽如耳鸣,洞内的石笋扭曲如脊柱侧弯,此乃「骨痿髓枯」的地质示象。洞边的仙鹤群跛足蹒跚,梳理羽毛时频频坠羽,鹤羽根部呈灰白色,此乃「肾主羽,羽枯髓亏」。更奇的是,鹤鸣之声破碎如漏风,与百姓的痴呆之态形成「髓虚声散」的共振。
清露取出「五运六气盘」,见「太阳寒水」之气如薄雾飘散,「太阴湿土」区域隆起,盘底「水枯土壅,髓海不充」的铭文渗出黏液。她深知,今岁「冬气不藏」,致「肾精外泄,髓海空虚」,需以「补肾填髓,益精养血」之法破局,否则待立春「木旺克土」,必有「骨痹」「痴呆」之变。
第二节·玄谷采髓
清露决定采「三髓药」:鹿茸(补肾阳、益精血)、龟板(补阴血、填精髓)、熟地黄(滋肾阴、生骨髓)。寅时三刻,她至「玄鹿谷」采鹿茸,谷中 mist 如髓,鹿茸顶端的「髓心」呈半透明状,此乃「精髓充足」的灵兆。采时需念《鹿茸咒》:「鹿茸生玄谷,精髓藏玉壶,填髓如筑墙,骨痿自康复」,每念一遍,鹿茸便渗出乳白色浆液,状如脊髓。
又至「灵龟潭」采龟板,潭中灵龟负甲千年,龟板中心有「髓」字纹路,《本草纲目》载「龟板通心入肾,补阴血,治骨痿」。清露以「癸水刀」取龟板边缘的「髓缘甲」,甲片透光可见血丝如髓络,此乃「以形补形」的天示。
最后取「九蒸熟地」,此地黄经九蒸九晒,色黑如漆,味甘如饴,正是「黑入肾,甘填髓」的灵物。清露以「戊土铲」挖掘,见地黄根系缠绕如脑络,此乃「肾脑相通」的吉兆。
采鹿茸时,清露见一只麒麟踏云而来,口衔鹿茸,鹿茸髓心处竟有「髓」字金光,此乃「瑞兽赐髓」。她随麒麟至「髓海洞」,洞内生长着「冰火鹿茸」,髓心一半凝结如冰,一半流动如浆,此乃「阴阳双补髓海」的灵物,清露采撷数枝,纳入「填髓囊」中。
第三节·合煎髓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