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没有其他人了,就是何家四口加上刘德信,简单的弄了几个菜,众人一起坐下来开吃。
何氏抱着小雨水喂着饭,看上去确实气色好了很多,现在父子俩经常出去做席面,好东西带回来还能补补身体,这一劫算是过去了。
有当娘的管着,何雨柱的混不吝劲儿小多了,看起来以后大概率不会当个棒槌了。
席间何大清还说起了中院易中海的事情,上次刘德信提了一嘴百草厅,易中海还真托了人过去找白七爷看了,回来以后两口子都挺高兴的,之后一直在吃着中药。
看这样子白七爷是给了他们定心丸了,不管是男是女,只要能生出来一个孩子,两口子的心理压力估计就不会那么大了,也不会再为养老问题着了魔。
嘿,刘德信这也算是积德行善了,这个院子的住户都得承这个情才对。
这年头,绝户不止是简单的骂人,那是奔着扒皮抽骨,吃干抹净去的,甚至都不会等到人老就开始了。
从战乱年代出生的人们,都会恐惧着这一点,这是一个吃人的年代,字面意义上的。
建国后的移风易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激昂的火红年代里,余毒一直在社会中渗透着,被理想的光芒遮掩着,哪怕到了几十年后,依然残存甚至增长。
这顿饭吃的轻松一点,刘德信喝了一点酒,也就稍微放开了些,天南海北闲聊不断。
等结束的时候,和何家两口子说了一声,刘德信就带着何雨柱出门去找田枣了。
今天难得休息一下,索性把之前说的火锅也吃了,要不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兑现呢。
果然还是这边更放松,一群半大孩子收拾着涮锅用的各种菜,何雨柱也开始调着火锅底料还有调料。
对他来说也是这边舒服,年龄相近,还都会夸自己的手艺,干活儿都全身是劲儿。
一副“这话我爱听,你就多说点儿”的样子,就是一个顺毛驴儿。
热热闹闹的吃吃喝喝半天,刘德信带着何雨柱出门了,得先把他送回家再说。
……
还好提前吃了饭,兑现了承诺,第二天刘德信就接到了新的任务。
又要出门了,这次依旧津门,但要带货可就不是海鲜了,而是急缺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