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德意志的橄榄枝

沙省航务建设公司总部大楼,一间装修典雅的会客室内。

几位西装革履的德国人正襟危坐,神色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

为首的是一位五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名叫汉斯·穆勒,曼恩集团亚太区副总裁。

他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显然,他不太习惯这种带着茉莉花香气的华夏清茶。

“穆勒先生,周总正在赶回来的路上,还请您和各位稍作等候。”

王浩客气地站在一旁,脸上挂着职业化的笑容,心里却在嘀咕:

这帮德国佬,之前卡我们脖子的时候那么傲慢,现在又巴巴地跑过来,还真能屈能伸。

汉斯·穆勒放下茶杯,脸上挤出一丝笑容,用略显生硬的中文说道:

“没关系,王主任。

我们对这次的拜访非常重视,多等一会儿也是应该的。”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暗自盘算。

这次前来,名义上是寻求与天穹文化传媒的合作,实际上,集团总部给他的指令,远不止于此。

“天龙号”项目上,曼恩公司栽了个大跟头。

不仅丢掉了价值不菲的订单,更重要的是,华夏方面居然真的拿出了一套性能不俗的国产动力系统作为替代,这让一向以技术领先自居的曼恩集团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如果华夏在高端动力领域实现了全面突破,那对曼恩未来的市场份额将是致命的打击。

因此,总部高层紧急调整策略。既然强硬施压行不通,那就换一种怀柔的方式。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沙省航务建设公司的这位年轻老总周离,不仅在工业项目上能量巨大,名下还有一家名为“天穹文化传媒”的公司,在文化领域也搞得有声有色。

于是,便有了这次以“文化交流”为名的拜访。

其一,是想修复与周离的关系,试探是否有机会在未来的项目中重新合作;

其二,也是更深层次的目的,是想通过文化合作的幌子,更深入地了解沙省乃至华夏在相关政策、技术发展和市场潜力方面的信息,为集团的下一步战略布局搜集情报。

甚至,如果能通过文化项目施加影响,潜移默化地推广德国的技术标准和理念,那更是意外之喜。

就在汉斯·穆勒心思百转之际,会客室的门被推开了。

周离带着卢小小,微笑着走了进来。

“穆勒先生,久等了。实在抱歉,刚才在处理一些公司事务。”

周离伸出手,与汉斯·穆勒轻轻一握,目光平和,却带着一种洞察人心的锐利。

汉斯·穆勒连忙起身,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

“周总太客气了!能见到您这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是我们曼恩集团的荣幸。”

他侧身介绍起身边的几位同事,有市场分析的,有项目评估的,甚至还有一位看起来像是文化顾问的德国老者。

卢小小则安静地站在周离身侧,好奇地打量着这几位“国际友人”。她虽然不参与商业谈判,但周离让她一同前来,显然有他的用意。

一番客套的寒暄之后,双方分宾主落座。

周离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开门见山地问道:

“穆勒先生,王主任已经跟我说了,贵公司对与我们天穹文化传媒进行文化交流合作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