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书是用吐蕃文字和大唐文字写成的,一句对应一句。
去掉一些问好和表示恭喜李承乾登基的废话,根据整体的意思来看,李承乾瞬间明白,松赞干布这家伙试探来了。
全篇没有一句质问,李承乾陈兵二十万在边境做什么。
只是表示,修筑互市的事情他知道了。
吐蕃相信大唐,也请大唐相信吐蕃,互市的地方不需要如此大军守护,并关心大唐的粮草够不够用,需不需要他们这边支援一点。
本质是在问李承乾,你这又要跟我开通互市,又派这么多兵到边境来,到底几个意思?
接着又关心的问,这连女将都派出来了,是否需要‘帮助’。
这番话,就是纯粹的嘲讽了。
意思是你大唐是没人了吗,连女人都派出来了。
然后又表示,吐蕃猛将多的是。
在使节团中,就有一个吐蕃排名前十的猛将,可以让李承乾欣赏一下吐蕃猛将之勇。
看来吐蕃确实是知道,李承乾把大唐现存的猛将都给派出去了。
当然,松赞干部一定不知道,也不敢相信那女将的身份,还有关于复活的事情。
就算听到点风声,也一定以为是谣传。
吐蕃在长安肯定有探子,这是不需要怀疑的。
但这些探子还进不了中枢,所得到的消息有限。
所谓欣赏一下吐蕃猛将之猛,自然不可能是让人家比搬石头,大唐这边也是需要出人的。
若是出不了所谓的猛将来配合,肯定得丢脸。
所谓排名前十的猛将,只要松赞干部不敢小看大唐,他就一定是派的最强的。
或许军事能力不是最强,单打独斗一定是最勇猛那种,这点用脚趾头都能想到。
李承乾稍微抬起视线,看向除了禄东赞外的四大使臣。
果然,其中一个格外的壮,简直相当于平常人两倍有余的大小。
虽然个子不是特别高,但身材却极其粗壮。
就这个身板,少说也有四百斤以上的体重,就靠着这个吨位,一般将领也无可奈何。
收回目光,李承乾继续寻找着国书中的信息。
除了以上的试探之外,最后一次试探,是试探他这个新皇帝的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