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来看,区区一万石粮食,对比崔家的庞大体量来说,九牛之一毛都算不上。
但傻子都知道,如果李世民一直在草原上,再加上李承乾隐隐透露的,未来三五年内就要对吐蕃动手。
哪怕这两个国家都不适合产粮,但终究地盘有那么大,粮食绝对不少。
这要是全拿回来冲击国内,他们崔家的粮食只怕是真要全烂掉了。
因此,催仁师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
“崔爱卿,有何不可啊?”李承乾整暇以待的反问。
崔仁师刚刚跳出来反对,其实都没有想好反对的理由,就是因为利益被碰到了,还是关系到根子里的利益。
不过,他也不是蠢货。
跳出来后,思维极速运转之下,还是被他找到了借口。
崔仁师义正言辞道:“陛下,早在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提出平粜法以调控粮价。
东汉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又明确指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
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贾谊也在《论积贮疏》中主张: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管子·轻重甲》同样提出:谷贱则以币予食!
自古……总之,诸位先贤的思想无不表明,粮价过低并不是一定是好事。”
好个崔仁师,哪怕李承乾是临时提出来的,他也能疾速引经据典。
世家大族的人,还真是不可小看。
至少他们的知识储备,是一个比一个多。
看过的杂书,不知道有多少。
也可能是崔家资本就在于这方面,所以格外关注这方面的思想和书籍。
李承乾听完,却不以为然道:“崔爱卿说的,总结起来似乎就四个字——谷贱伤农?”
“陛下英明!”
崔仁师满脸憋屈,偏偏还是只能恭维。
他心里暗暗道:“我怎么就没想到这四个字呢?口水都差点说干了!”
“嗯……既然有诸多先贤提出,那肯定是有道理的!”
崔仁师板着脸,静静等着李承乾的下文。
“不知道崔爱卿,日常所食多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