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
朱瞻基赶忙答应。
谁知道一会儿会发生什么呢?
毕竟他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进来!'
朱高炽等朱瞻基和张氏谈完,便拉着儿子进了内室。
一进屋,朱高炽就急切地问:
"儿子,那边报纸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爹,您就放心地下吧,交给我准没错。
'
朱瞻基坐到一张软榻上,笑着说:
"我已经在应天府找了个地方,建了家印刷厂,招了上百工匠,正忙着做铜字模,估计没几天这些字模就能做好,到时候就可以开始印刷了!'
"报社选址我也想好了,就暂时设在太子府吧,毕竟这事目前只是我们家的私事,并不算公务。
'
"您现在可以开始收集稿件了,到时候我再帮您审一下,没问题的话,咱们明朝的第一份皇家日报就能试试刊发一期看看了。
'
"好,好啊!'
朱高炽听罢儿子的话,心中稍安,随即又问:“对了,关于报纸的事我也糊里糊涂的。
我们首次发行的报纸,具体内容你考虑得怎么样了?毕竟是头一遭,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朱瞻基立刻回答:“这事咱们不是早商量妥当了吗?报纸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刊载朝廷政令与国事,第二部分报道地方动态,第三部分聚焦民生,第四部分登载文人的作品。”
朱高炽听完后摇头苦笑:“这些道理我懂,但文人那块倒还好办,我认得几位,他们近来寄了不少稿子给我。
国家政策也不难办,只是地方事务和民生这两块让我犯难啊。”
“地方上头绪繁杂,哪些该登、哪些不该登,总不能偏袒一方;再说民生,眼下是冬天,农活大多停了,没什么新鲜事可写。
再说这头回出报,总得弄点重要的内容才行。”
朱瞻基思索片刻便说道:“日报就得紧跟热点。
最近多地雪灾频发,爹不妨悄悄派人去灾区看看,调查官员应对雪灾的方式,采访难民,听听他们对朝廷救灾政策的看法,以及还有哪些困难需要解决。”
“这样一来,既能看出地方官执行政策的效果,也能让朝廷掌握民间的真实需求。”
“务必多派些人去,让他们如实记录,带回对比核实,确保信息真实无误,整理之后就是地方新闻的好素材。”
至于民生,朱瞻基继续提议:“现在难民众多,我们可以教大家如何防范雪灾。
比如怎样改造房屋增加抗寒性,搭建什么样的棚舍能更暖和,万一遭遇雪灾如何自救,冻伤后如何处理等。”
朱高炽一边听一边用笔把要点都记了下来。
见状,朱瞻基笑道:“至于国家政策,暂时不必着急,过两天我会给您一个惊喜。”
“惊喜?什么惊喜?”
朱高炽听朱瞻基说出一个陌生的词,愣了一下,脱口而出:“大瓜是哪种瓜?西瓜还是冬瓜?”
朱瞻基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但看着父亲迷茫的表情,觉得挺好玩,便随口解释:“你就当它是大家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