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开始逃荒

唐溪月推着板车到了晒粮场,唐家人已经在晒粮场的一角按顺序放好板车,中间还给她留了位置。

她加快脚步,把板车推到空位上放好,环视一周。

整个晒粮场已经站满了人,村长在前头,正在跟族老们讨论着什么。

唐丰成也在讨论的人群里面,他是大河村里为数不多的读书人,两年前还考中了童生。

大河村的人,不,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人,对读书都非常推崇。对他们来说,能读书的人都聪明,读书人的话错不了。

所以昨天唐丰成打探到要逃荒的消息后直接回村跟村长说,村长便火急火燎地敲锣开会,不带一点犹豫。

大河村大部分的人家都姓唐,据说是一百多年前两个姓唐的堂兄弟逃难来到此处,见此处有山有河,适合生活,便决定定居。

百十年繁衍下来,堂兄那一支枝繁叶茂,拥有着杀猪手艺的堂弟一支却代代单传。又逐渐搬来几户外姓人,形成了今天的大河村。

所以大河村全部唐姓人都是沾亲带故的,在这个宗族意识特别强的古代,这样的村子非常团结。

在村长通知逃荒后,全村二十几户人家一致决定一起走。

这会人已经差不多来齐了,只剩下离晒粮场比较远的几家还在往这边赶。

唐溪月打量着其他人,大部分人家里都推着一辆或几辆双轮板车,板车上装着满满当当的粮食和杂物。

有些板车上的粮食袋子就这样大喇喇裸露在外面,有些跟唐家一样,用铺盖等杂物遮掩一二。

村里比较穷的几户人家,只推着跟唐溪月一样的独轮车,车上也能看见一两个粮食袋子。

虽说连年干旱,但是大河村的大河今年才开始断流。就算再穷苦的人家,只要不懒惰,勤快点挑水浇地,总能收获一些粮食。

精打细算着吃,日子也比其他没有河流的村里好过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