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江南(二)

大汉龙腾 淡墨青衫 2126 字 2022-09-20

“我早已过来,适才与吴遂仲商议了一些政务。又将我选用的一些台湾官学中的英杰先交给他,让那些孩子在军机处打杂,见些政务手段,待将来推行政改之时,也好派上用场。”

他突然皱眉道:“适才你吩咐那参军的话,我听了大半。别的也就罢了,怎么吩咐他将那些投诚将军,总兵之类的全家老小都送到台湾去。这样又是何必?所谓待人以诚,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则士人归心,武将自然也肯卖命。你在台湾一向用人不疑,怎地到了此处,却偏又小心眼起来?”

“这你便有所不知。当年太祖武皇帝派了大将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副之。出征之后,徐达尚还谨慎,那常遇春正如你所说一般,对山东河南一带的元朝官吏,一旦归降,便用之不疑。太祖几番告诫,说彼辈新附,心中难免挂念北朝。不可太过信任,需防闲使用。遇春不听,比如有某城归降,便仍使某人统领该城。谁料明军大部一走,那些城池便降而复叛,就是文官,亦有投降后偷偷溜回北面的。太祖便向徐达和遇春言道:元之省院官来降甚多,二次都留于军中令人不安。彼辈初屈于势力,未必从心所愿。一旦生变,于我非利。不如遣来我处,使处我官属之间,日久亲近,再加使用,方可放心。”

说到此处,张伟忍不住赞道:“明太祖以一小沙弥参加义军,然后由亲兵做到统兵大将,吴王而皇帝,当真是一世豪杰!复甫兄,你虽然聪明,到底在这阴谋权术上,还是略差一筹。”

陈永华初听还不服气,后低头仔细想了一回,亦是赞道:“当真是深谋远虑,处置得当。若是果真如我所言,拘泥于古人的教条,到真是养虎为患了。”

因又问张伟道:“现下的章程是镇之以静,以不变应万变。待一年后再行更张国策,这当真是稳当的很。小民百姓,最害怕战乱不息,哪管他谁人为王,哪人称帝?只要做出太平盛世模样,谁人不肯归顺?江南原本就是富庶之地,你又免了赋税,到明年此时,恐怕又是别有一番模样了。”

“镇之以静,到不是说一切都不能动。比如那拿实了的贪官阉党,现下就可擒拿。待法司审明之后,该杀的杀,该关的关,不会姑息养奸。至于宗室,镇国将军以下,国家允许读书考试,生意耕做,出城与否,悉听其意。藩王以上,不论贤愚,一律先行在王府禁锢,外不得入,内不得出。待分遣巡按查实劣迹,再行处置。”

他笑嘻嘻道:“江南有藩王亲王过百,这些猪每天以搜括民财为乐事,有不少还是从建国便之国的亲藩,这么些年下来,每个王府少说也能抄出十几二十万的银子来,这可是好大一笔财源。明年扩军的使费,就在这些王爷们头上了。”

明朝宗室委实令人厌恶,便是陈永华这样的士人听了张伟的打算,亦是点头同意了事,别无他话。张伟自此无事,一心一意指挥战事。汉军所向披靡,全无敌手。比之他,明朝的正牌统治者崇祯皇帝,却也是忙碌不堪,只是两人繁累之余,心情却是大大的不同了。

自张鼐与孔有德部一至安庆,湖北那边的明军压力大增,无奈四川那边张献忠正闹的欢腾,委实是抽不出什么兵来援助襄阳。那总督九省军务、兵部尚书,内阁辅臣杨嗣昌早慌了手脚,南京被围之初,他已上报北京,请调九边援兵,方能遏制张伟。谁料施琅偏师一至,先破天津,又歼灭了数万京营官兵。待边兵一至,施琅所部早就补充的粮草,将天津的火器工匠搜掠一空,用船送回了台湾。那边兵为三边总督卢象升所统,因见施琅远去,正欲由山东入苏北,寻机过江。却又得知汉军破了山东兖州,杀镇将,俘了知府,鲁王阖府,王府资财并官府库银,皆被施琅所部搬运一空。卢象升因罪被褫职候代,仍领十余万边兵入山东。待他奔至山东,却又听闻施琅所部回袭京师,惊疑之间又急忙领着官兵往直隶返回。施琅两月间奔波突袭,由海路来回,当这十余万精锐明军拖的死去活来,却见汉军的毛也没见着半根。崇祯恼怒万分,于月前命绵衣卫以失陷亲藩的罪名将卢象升逮问至今,下诏狱待罪。急命陕西巡抚孙传庭领总兵张天禄、马科入援京师,命丁启睿为督师,领九边大军追剿施琅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