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岁月之远,自有后来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2398 字 14小时前

“洪君琰你血口喷人!”

身为明伦书院的院长,宋国在观河台的最高代表,慎希元虽然被燕春回惊得六神无主,却不可能在这时候还沉默。

燕春回替名辰燕寻,夺宋国气运,宋国虽有不察之责,却也是受害者。

但宋皇若是被定为平等国神侠,于大宋则是倾覆之祸!

他在台下跳起来,指着洪君琰的鼻子破口大骂:“你与人魔同流合污,天下所见,若非姜君果毅,何能惩其罪?今燕春回决道而死,你掉个头就要把自己甩得一干二净,将脏水泼到我国头上吗?你找错人了!冻昏了头的老东西!老子们不怕你!”

说不怕是假的,但姓洪的都要他毁家覆国了,还能如何!他慎希元死前指着黎皇骂一通,也算可以名垂青史,为国壮烈,是大宋名士了!

洪君琰就算是要撒泼骂街,那也是蹭着霸国天子们,不可能放下身段找慎希元。因而听如未闻,只是看着姜望,面不改色:“敢问姜真君,在燕春回飞剑决道前,今世有谁最不想看到他安安稳稳的超脱?”

他也不需要姜望配合,自答道:“已经站出来的,一个是姜真君你,一个是剧匮剧真君。”

“还有一个没有站出来,或者并不在在台前的……是平等国。

他的旒珠轻轻摇颤,而声似寒川,令人惊醒:“这些人费尽心机,邀请不成就转胁迫,诱引于燕春回,不是为了看他跟台面上的诸位媾和,摇身一变,成为扫荡平等国的先锋的!”

慎希元还在那里跳脚大骂,历数洪君琰从道历初启之年,一直到今日的龌龊种种。

洪君琰全然当做配乐了,云淡风轻:“燕春回是何等样人?他或者不择手段,或者有时痴呆,但绝非蠢货。他知道什么碰不得。所以即便跟平等国有合作,也都浮于表面,不会真正合于道途。”

这既是替燕春回解释,也是替他自己。

他顿了顿,使听者充分理解,然后道:“朕不否认,燕春回找上门来,说他愿以超脱之飞剑,为人族荡孽海、平神霄时,朕没有反对。”接着便话锋一转:“但宋皇显然才是他更信任的人,他把自己的魔胎,养在了宋国,而非雪原。他跟宋皇的合作是更深入的!”

他看向旁边的魏玄彻:“宋魏邻也!宋皇的才能魏皇应当知晓,他可不是酒囊饭袋吧?”

这个问题显然不会有别的答案。

赵弘意若是酒囊饭袋,那么曾经宋魏并驾齐驱那么多年……是怎么做到的呢?

魏玄彻语气平淡,显得很客观:“宋皇宽仁明睿,有宋一朝,居庙堂者无出其右。”

“就是这样一位宋皇!燕春回寄予厚望的宋皇。才重德昭之君,听说他号‘成德天子’,朕还知道有位‘怀德真人’。儒道两家不愧显学,在敕号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洪君琰似笑非笑地说到这里,陡然冷下来:“同样作为盟友,朕在台上为燕春回担风雪,与之合作更为紧密的宋皇,又在做什么?”

“让辰氏满门皆空,让孤零零一个辰巳午来到了观河台,将燕春回的危险,置于台上!迫使这一战不得不发生!”

“朕怎么看,怎么觉得这是故意!”

他看向姜望:“姜真君如何看呢?”

他这话像是说宋皇没有保护好辰家,也像是说辰家就是宋皇所灭。聪明人自然知道他的表达。

但更关键的问题是……

洪君琰提出了一个宋皇就是神侠的猜疑,提供了很大的疑点,但并没有决定性的证据,能够证明宋皇就是神侠。

倘若宋皇确定了神侠的身份,那还好办一些。楚、魏兵临城下便是,西秦中景也有机会分一杯羹,亦或是书山行动及时,也就提前“禅让”了。恰恰是有这么大的疑点,却又没有确凿证据,你镇河真君去不去管,要不要问呢?

宋皇有可能是神侠,神侠有可能牵扯卫郡之屠。

若是连这都不问,那“肆意为恶者,不可走在白日之下”,莫非空谈?

可若是今天你连宋皇都敢管。宋国已是霸国之下数得着的强国。

那有朝一日事涉霸国,你是不是也要管?

你姜望的手,伸得好长!

过界的手是会被斩掉的。

并非决道胜利就万事大吉,立碑立言是另一场道争。

所以燕春回那时说“君之道犹高远!”

对于这一点,姜望自己也是清醒的,所以他有“三论生死”之言。

洪君琰只是把问题撕开来,让现实更清晰。交情是没法再聊了,但可以聊合作————你要实现你的理想,黎国或者可以是沃土。你需不需要黎皇的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