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莫要忘记,川中还有明军在侧,虎视眈眈,随时可能给我们一击!”
“得提防啊!”
这些并不能说服豪格。
北京的使者来了一拔又一拔,都在催促西线战事能够迅速平定,起码也得先击溃张献忠,北京压力太大,朱以海都已经攻入山东,占据登莱,现在直接威胁京津和关外辽东。
这种形势下,西线动用了太多兵马,严重影响到了东线的安全。
现在多尔衮甚至有意要再派阿济格南下,取代豪格统军。
代善和济尔哈朗都不断派人来提醒豪格,要早点破局,不能这样被动下去。
如果这边打不开局面,朝廷就有可能要抽调马科、白广恩、王光恩,甚至是吴三桂到东面去。
这个结果,对于豪格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好不容易挂帅西征,自然得打出成绩来。
吴三桂劝说豪格多些耐心,现在是三方角力,清军刚招降了王光恩、马科等,背靠关中,又有汉中、郧阳,据守险关,张献忠要不了多久就不攻自溃,到时胜利自然到手。
谷嶿
可豪格不能接受。
“王爷,王光恩新降,定会找理由推脱,不肯打前锋的,他会担忧朝廷借刀杀人。”
“而白广恩、马科二将,虽不敢不出兵,但以某对二人的熟悉,他们就算出关做战,也难有胜算,这些人打打顺风仗还好,或是守城也还行,若让他们主动出击野战,实没多少胜算。”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倒是说个可行的办法?”豪格不满。
“要不吴帅亲自出马?”
吴三桂当然也不愿意这个时候去跟张献忠拼,当初在山海关,他率领的关宁军跟李自成拼,虽说最后胜了,可当时多尔衮提兵在一边旁观许久,坐山观虎斗,硬是让关宁军与闯军拼了个两败俱伤,吴三桂数次去请多尔衮出兵相助,最后都跪下了。
可就算这样,多尔衮也是等了许久,才发出最后一击。
那一战,关宁军也基本上被打残了。
虽然事后清廷封他为平西王,仍让他统领关宁军,但关宁军也仍然不免迅速衰弱,鞑子用各种手段在削弱、分化、瓦解关宁军。
现在吴三桂手里的老兄弟们也不多了,这是他最后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