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

奏折里提及西北军粮一事,他竟然说不批就不批了, 甚至还要克扣,多么…任性。

她多少知道他这么做的原因,毕竟她与容致“不合”由来已久,西北又是容致的势力范围,皇弟向着她, 遇到这种问题时多半是打压容致的。

对此, 齐鸾英无奈极了。

西北兵力虽说都在容致手上,但要是真断了他们的粮草, 估计又是怨声载道,届时容致更有理由发难, 可见皇弟的想法还是过于稚嫩了,只知道意气用事。

齐鸾英放下这本, 又拿起另外一道奏折。

手上这封是徐太傅向皇帝请命治理江南官场腐败的奏折。

这上面现在画着一个大大的叉。

江南官场, 是她的地盘, 最是清楚不过了,里面树大根深, 盘根错节,上连九世家, 下盘大大小小的官员,真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江南历来富庶,曾被戏称为黎国小金库,这样说倒也没错, 它是全国最大最繁荣的经济中心, 此外近些年科举前三皆源于此, 可以说在人才和财源方面都是朝中举足轻重的存在。

更遑论自立国以来就长存不灭的九世家就立根于此。

所以皇弟将这封奏折打叉的做法倒是对的,这块地方轻易动不得。

不过第三封奏折里他提及要将她的人派到那儿,从而让她进一步掌控江南,对此齐鸾英却不想这么做。

她的人自然是要用在实处的,而不是放在江南,毕竟江南已经是她的封地,不管那些人是面上还是里子都要尊她敬她,她何至于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分散中心权利。

皇弟想岔了,就因为太傅一句整治就慌了,想让她收好小尾巴。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越理越乱给自己找麻烦吗。

齐鸾英放下奏折,也没了看其他折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