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强也没有说什么,他安排两个看着比较精明的村民负责监工和安排各种进度和汇报工作。
一个叫石彦,初中文化,喜欢看书爱学习,在外面工厂也曾经做到中层管理,收入不错。
过年回来参加了何强的订婚宴后均订留下来,他是看重何强的家庭背景,和他的能力人脉。
而且他五十多了,打工也没有多少年头好盼,要是在村里能有个好的发展他肯定不愿意出去背井离乡。
另一个叫石三祥,三十多岁,高中文化,比较聪明,因为家里穷还是单身,出门打工这么多年买不起房子,有过女朋友也因为给不起彩礼黄了。
他是种茶树就回来支持村里建设的,毕竟他的父母年纪也大了,他在外面漂泊挣不到多少钱不说,父母有事情他帮不了的那种心焦再也不想要体会了。
何强看中的这两个人村民们都还算满意。
何强让石三祥带着山楂村过来的人工去帮忙做些辅助工作,比如搬砖,拎灰兜子,或者用板车推沙子。
石彦主要带着本村的男人们则负责主要的建设工作,挖地基,打桩和垒墙等爬高上低的事情。
石三祥嘴巴比较甜,见到山楂村的那些妇女们,嫂子姐姐的叫着,他们基本不同姓,排不上辈分,这一叫把她们给叫的很开心。
而且石三祥很细心,喝的白开水,擦汗的毛巾,还有临时搭建的厕所都提前准备好。
他知道本村人都不喜欢人家去家里的厕所方便,专门给这些人搭建的,还有好几个坑位,不用排队。
就这么一些细节就让山楂村的人对豆腐村的人改变了看法。
她们虽然是女人,干活一点都不输给男人,而且不偷懒,毕竟是拿工钱的。
两顿饭,石三祥也是安排自己父母做的,本村的工人们都回家吃。
一天过去,山楂村那些嫂子姐姐们对石三祥已经很熟悉,而且也很愿意和他共事。
她们回村后就和人说其实豆腐村的人还不错,就有老人说日久见人心,才一天就下结论太早。
石彦带领的男人们看到山楂村的那些女人干活都很卖力,他们觉得自己作为主人,不能输给工人。
晚上下工后,石彦带着自愿加班的村民拉起灯接续干。
何强看到后马上去制止他们,想要赶进度没有错,但是疲劳的连续施工身体受不了不说,质量也保证不了。
看到何强这么坚定的不让他们加班,大家才失望的回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