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按照杨坚和独孤伽罗预想的发展!
杨坚志得意满威风凛凛,不光是二儿子捷报频传震动天下,大儿子杨勇也上马挂帅亲自讨伐南方边境陈国的进兵。陈国不声不响的已经攻下6,7座城池,而且有往汉中方向进展的迹象。当然给杨勇的配置不算太好,因为杨坚仍然需要足够的兵力稳固京师。
给他10万兵马同时派史万岁为副帅辅助他平南。杨勇同样志得意满同样威风凛凛的高调出征,因为杨广在突厥风起云涌的时候国内对尉迟迥的战事也有进展,虽说不像杨素那么震撼,但也是踏踏实实的正在扭转尉迟迥初期反叛不断增加的城池和声势。
只是杨勇对史万岁不太满意,他本来是计划带韩擒虎贺若弼一起出征的,可最后杨坚却只给了他史万岁。
史万岁不是不行,而是杨勇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或者史万岁这人太过圆滑他看着不舒服。
史万岁是京兆杜陵人,同样赫赫有名的名将。长于骑射,好读兵书。15岁随父从军。北周武帝时,其父战死,以忠臣子授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北周末,随上柱国梁士彦攻讨相州总管尉迟迥,每战先登,因功拜上大将军。
史万岁的父亲就是一代名将,其实史万岁并不是圆滑的小人的确有自己的真本事在军中也颇受将士爱戴。可杨勇对他却着实无感,但还要相互配合。这也为之后他的失败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可杨坚和独孤伽罗派史万岁辅佐杨勇可绝对是为了能让老大建功立业的,实际杨坚最终同意让杨勇出征虽然心里希望大儿子比二儿子更加英勇取得赫赫战功,可是他心里也清楚,实际杨勇出征跟陈国的陈叔宝出征没有太大区别,最终把都是为了捞取名声和资本而已。
但陈国那边的确有些出乎预料,所以及时派大军过去评定十分有必要。他现在的心思不在陈国也不在突厥不在相州尉迟迥而在皇城。
他这几日正跟小皇帝达成最后的默契,因为自从朱满月被打入冷宫软禁,五王一个个被消灭之后小皇帝就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他也知道自己的皇位保不了多久了。他只想求个安稳的前程而已,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他年纪虽小可是这傀儡皇帝也做的没意思担惊受怕,还不如给了杨坚自己放心的去过富贵日子。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长安城一片喜庆净水泼街,人们纷纷涌上街道你一言我一语在等待什么。这一天杨坚正是接受小皇帝的禅让成为新的皇帝,改国号为隋,封独孤伽罗为正宫皇后,封张丽华为乐平公主,封杨勇为太子,杨广伟晋王,其余几个子女也皆有相应的分封!
大周的气数尽了,大隋在中原大地上正式建立,相比杨勇亲身经历了这个辉煌时刻后才带兵出击,杨广这个晋王则要悲催的多,他人不在,虽然名声鹊起,但杨坚直接把太子之位毫不犹豫的给了杨勇,好像他再优秀也没有任何机会了。
杨坚同时给杨勇的不止这些,什么进位上柱国、大司马,领内史御正,管理宫禁防卫等等,总之杨勇如同史书上一样摇身一变成为了开国太子,并且地位稳固超然,因为杨广毕竟这半年才名声鹊起,可是杨勇却已经从小封侯拜爵继承祖父袭位。
所以杨勇带着史万岁出征的时候已经是太子身份,跟陈叔宝一模一样!
这些事短短发生在一个月之间,而杨广这一个月却苦不堪言,他用了最大努力及时的取得了接连的大捷,但其中的危险和艰难只有他自己清楚,因为他跟杨素这12万人都还在人家突厥境内,而且他和罗士信这5万人如今只剩下4万不到了,这还不是重点,突厥牙帐的20万大军此刻已经回援罗尔草原对他们成包围之势。
说白了他们的确初期取胜并且取得财物无数,可是他们似乎却很难活着走出茫茫大草原。杨广答应过阿史那思云少杀人并且不杀老弱妇孺,可是现在他却不得不考虑用罗尔草原的老弱妇孺做人质已取得自身的平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