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页

……

奉天殿上,吏部郎中方敏可谓是咄咄逼人,其实任何争辩到了一个地步就不免会搀和进情绪,方敏既然不肯认输,那么就必定要泼出脏水。

郝风楼抿了抿嘴,并没有如方敏所预料的一样恼羞成怒,反而淡淡地道:“方大人说郝某人有私欲,郝家有私心,所以才请置土司,这话没错!”

殿中君臣一时有些微愣,在这个读书人提倡无欲无求的时代,敢在这庙堂上说出这些话的人,怕也只有郝风楼了。

郝风楼却是义正言辞,凛然道:“谁没有私心呢?交趾的百姓有私心,所以他们盼清官,指望官府少些盘剥,让他们的囊中钱粮,少几分被贪官污吏中饱私囊,所以他们盼明君,希望圣君中兴,也希望君子盈朝。流官呢?流官难道没有私心,也正因为流官有私心,所以他们不愿意呆在交趾,却只将交趾做他们的进身之阶,所以他们拼命搜刮,多收钱粮,虚报人口,这是为何?政绩而已。他们中饱私囊,每年冰敬炭敬,一车车送到京师,这又为何?指望有人提携而已。交趾亦有士绅,亦有豪族,他们有没有私心?他们也有私心,安南在的时候,他们尚且位列朝班,尚且享受安南朝廷的俸禄,可是现在呢?科举固然是好,可是交趾新附之地,那些豪族士绅,固然也曾读圣人书,但却不像方大人的家乡福建那般,可以通过科举为官,他们没有出入,科举不成,朝中又无依仗,因此地位一落千丈,饱受流官欺压,所以他们的私心就是,朝廷能够封土司,使他们能上为朝廷效命,下安百姓。”

“这才是交趾真正的近况,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流官不得不贪墨,百姓不得不去忍受,士绅又怎能不心生怨恨?若是不能厘清每一个人的贪欲和私心,那么昨日朝廷不理会,以至四处皆反,朝廷不得不手忙脚乱,调派兵马弹压。今日不改,难道还要等到明日烽火四起吗?”

第四百三十七章:决战紫禁城 三

“诸公在这里,每日说的都是仁义道德,都是教化,可是在我看来,简直就是空谈。”

郝风楼顿了一下,继续道:“方才方大人既然说到了私利,到了这个份上,那么我也就说句实在话,除了圣贤,谁没有私利?以上的流官、士绅、百姓都有私利,我郝家当然也有,郝家敕封禄州、海防,坐镇交趾,当然也会有私利,交趾一乱,则郝家封地亦受波及,郝家的私利便是与交趾休戚与共。交趾安,则郝家定,交趾乱,则郝家今日一切都化为乌有。”

“有私利又有什么错,敢问方大人,方大人为何要和我争辩交趾之事,方大人莫非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不成?”

方敏忍不住道:“我乃朝廷命官,这自是理所当然。”

郝风楼不由笑了,道:“这便是了,你是朝廷命官,拿的是朝廷的俸禄,正因为有公帑奉养,所以才是理所当然,那么敢问方大人这是不是私心呢,若是朝廷不供养你,你是不是就认为这不是理所当然?你有公帑奉养,所以就可以来揭露别人的私欲,却不要忘了,若是没有私心,你做这朝廷命官做什么?做官自然有做官的好处,正因为有这好处,所以大家才争相恐后,才有金榜题名之说,明明方大人有私欲,这朝中诸公也有自己的私欲,可是为何方大人就容不得别人有私欲?”

方敏顿时哑口无言,其实他倒是想光明正大地喊一句,我只有公心,并无私情,可是转念一想,站在自己面前的可是锦衣卫指挥使同知,一个这样的人,若是要摸自己的底细,终究轻巧得很,若是把话说得太满,岂不是自己挖坑埋了自己?

方敏一时有些踟蹰,不知该怎么辩驳才好。

可是郝风楼已经不给他机会了,郝风楼厉声道:“所以,想要解决交趾的问题,就必须从私利出发,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若是方大人要奢谈你的道理,大可以到其他地方,这里是奉天殿,不是做锦绣文章的地方。”

“郝某人虽是一介武夫,至少比起大家更熟悉交趾的详情,那么我就从这私利说起。派遣往交趾的流官,绝大多数前途渺茫,而交趾距离朝廷又是山长水远,这就导致一府一县的政务,几乎被这主官把持,其余人莫可奈何。本来其他地方流官施政,尚且还有士绅掣肘,可是交趾不同,交趾没有士绅。为何?因为我大明士绅往往都需要功名,没有功名,你就什么都不是,到了县衙还得如草民一般叩拜,即便是吃了亏,也无处状告。从前的士绅一下子沦为了富户,在县令眼里,自然就成了待宰羔羊,所以流官可以胡作非为,而士绅们却求取不到功名,任人宰割,免不了就要怀念前朝,怀念陈氏和胡氏,官绅离心离德,百姓又不堪其苦,这若是不乱,天理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