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做菜,薛盈略微打起精神问:“是那两样菜啊?”
“就是姜豉和鳜鱼假蛤蜊。前者把控不好火候,后者总觉得口感不大对。”
薛盈领着沈瑶来到后厨。做姜豉的主要材料是猪蹄,薛盈将猪蹄斩成大块,将锅中加水烧开,放入猪蹄略煮一会儿去掉血水捞出。然后码入砂锅,加冷水浸没,放葱段、姜片、橘皮和花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闷煮。
薛盈一边操作,一边向沈瑶解释道:“炖猪蹄最耗时间,大约要顿半个多时辰,等到猪蹄皮肉软烂,砂锅中的水少了一多半,汤汁也粘稠了,便可关火了。”
估量着时间差不多了,薛盈掀开砂锅盖,加了少许盐调味,便将猪蹄捞出来,等到稍凉后,熟练地剔除骨头,切成均匀的小条。
那一厢沈瑶也上手帮忙,用纱布仔细过滤汤汁,滤去姜葱等杂质,撇净浮油。再将肉条倒入汤汁里搅散。
沈瑶拿出两只方形瓷盆,将肉汤盛入盆内,待晾凉之后放入冰窖里。
在等待肉汤变成肉冻的这段时间里,二人便开始着手准备鳜鱼假蛤蜊这道菜。
汴京是内陆城市,蛤蜊十分难得,原是权贵餐桌的高档品,对于坊间小民来说,可能一辈子也吃不上一次。不过他们有办法用类似的食材来模仿,比如眼下要做的这道鳜鱼假蛤蜊,若烹饪得当,口感几可乱真。
薛盈笑对沈瑶道:“鳜鱼若想做出蛤蜊一般的口感,关键在刀工和火候的把握。”
薛盈一面熟练地片下鱼身的两片整肉,一面解释道:“鱼片切得太薄或太厚,都会影响这道菜的口感,你看,应该像这样切。”她将每片鱼肉竖切分成四段,又用斜刀法将鱼肉薄切成下片,去掉表面的鱼皮。
沈瑶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看来我以前切鱼片太厚了。”
薛盈笑道:“后面的操作你应该熟悉,你来做吧。”
沈瑶将切好的鱼片装入碗中,撒上葱丝、少许盐、胡椒末和黄酒,抓匀后腌制片刻,然后在锅里倒入适量的水,烧开后放入几只鲜虾和剩下的鱼骨,再加入几片姜。稍微闷煮一会儿,撇去表面的浮末,捞净肉渣,只保留清汤,加少许盐和芝麻油调味。
接下来又轮到薛盈出马了,她再次将清汤煮沸,一面将鱼片分批铺在笊篱上,入沸汤内稍微汆烫片刻便离火,一面向沈瑶解释道:“你看,在汆烫鱼肉时,鱼肉变白微卷就要赶紧捞起来,烫久了鱼肉就会变柴,口感就不滑嫩了。”
薛盈将鱼片分批捞起盛入青色的瓷盘中,在撒上少许胡椒末和葱花,浇上一勺虾汤,便可上桌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