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邺城中箭,又伤了大将周泰,麾下将士也所剩无几,便有退兵三韩、高句丽之意。所以一见曹丕,便向曹丕请辞道:“南烨兵强将勇,害我基业尽失。我欲退兵三韩,再整兵马与南烨争锋,还请魏王借道与我。”
曹丕一点不傻,知道孙权这一去就回不来了,而自己一家兵马也绝非南烨敌手,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和孙权一样退往鲜卑、乌桓之地苟延残喘。于是对孙权道:“陛下何出此言?陛下乃一国之君,本王乃是陛下之臣,冀州、幽州亦是陛下之地,岂能言基业尽失?还请陛下与本王合力抗敌,莫让天下百姓心寒。”
孙权闻言一惊,从理论上来说曹丕退位称王之后确实先向刘备称臣,又向自己称臣。可实际上二人却不相统属,只是平等的联盟关系。如今曹丕面对强敌,将这主从关系搬出来,孙权还真无话可说。
鲁肃见孙权吃瘪便道:“魏王既认我主为君,便应知君命不可违。陛下之意是命魏王率军镇守二州以防南烨,待陛下退往三韩整顿兵马之后再来相助。”
司马懿听鲁肃辩才如此厉害,便道:“有道是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南烨出兵攻陛下之地,本与魏王无关,魏王却出兵相助。如今南烨兵来,陛下一走了之岂不令人心寒?陛下若真欲走,便莫怪我等投效南烨国师。”
孙权闻言脸都绿了。曹丕此时最大的优势就是退还了帝位而称王,他能尊刘备、孙权为帝,自然也能尊南汉的刘懿为帝。假如曹丕真的与南烨合兵,孙权可就连活路都没有了。
鲁肃同样大惊失色,没料到司马懿直接出言威胁,这让他感觉有理也说不清。吕蒙是武将出身,辩才虽不如鲁肃,却有一股血性,当时拍案而起,拔出佩剑怒道:“你等安敢投贼!看我杀你!”
第875章 战东吴南汉扬威 驱曹魏中原一统(22)
曹丕帅帐之中的曹将见吕蒙拔剑威胁司马懿,当时就不干了,纷纷拔剑而起,指向吕蒙、孙权。此时吕蒙也发现自己太过莽撞,竟然忘了这里是曹丕的地盘。
就在帐中剑拔弩张之时,忽然帐外探马来报道:“南烨尽起兵马出城,正往此地而来!”
探马这一来倒是给吕蒙解了围。孙权趁机站起道:“诸公且收起兵器。如今大敌当前,非是我等相斗之时。我当与魏王合力共退南烨之兵。”
吕蒙有了台阶便将佩剑收起。曹丕同时示意众将收起兵器,而后问司马懿道:“都督可有破敌之计?”
司马懿如今都被南烨打怕了,正面交锋不是南烨敌手,守城守营南烨又有霹雳车,可以说攻不能攻,守不能守。司马懿想用火烧、水淹之计对付南烨,不过似乎南烨麾下也有能人,选择的扎营地点都无法使用水火之策,这让司马懿有些无从下手。
鲁肃见司马懿沉吟不语,便知他一时无计。刚才双方关系紧张,鲁肃此时正想缓和关系,便给司马懿解围道:“南烨兵强将勇,非是寻常计策可敌,依我之见还当从长计议。我等暂且可用司马都督先前之计,缓缓而退,令其霹雳车无用武之地,而后再以计破之。”
司马懿听出鲁肃是为自己解围,朝他点了点头。此时司马懿确实没有妙计,只能补充道:“子敬之言是也!我等可暂且退兵,选山多林密之处行走扎营。南烨远来,运送辎重、粮草不便,若能待其粮尽或自弃霹雳车,我等大功可成。”
曹丕、孙权也没其他好主意,只能按司马懿之言缓缓退兵,选崎岖多山之处行走。南烨只要采石动用霹雳车,吴、魏两军便退,否则就坚守大营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