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职位是主簿,比韩嵩的职位要低一些,所以司马懿如此恭敬的拜韩嵩,也是应该的。

韩嵩也是客气的回应了一下,一番寒暄之后。韩嵩便识相的告辞了。

刘琦让人送韩嵩出府,待韩嵩走后,刘琦便冷冷道:“这个老东西,实在是太老奸巨猾了,居然派人暗中跟踪我!看来他与蔡瑁必有许多勾结!”

司马懿听到刘琦说这话,便呵呵笑道:“大公子,我看韩长史未必是蔡瑁一党。”

“此话怎讲?”刘琦急忙问道。

司马懿道:“如果韩长史是蔡瑁一党的话,今日就不会来找大公子了,更不会担忧大公子的安危,从而派人暗中跟随。如果韩长史真的与蔡瑁同流合污。又何必说出自己派人跟踪大公子呢?”

听完司马懿这么一说,刘琦似乎也觉得有点那么意思。但是韩嵩这个人。他始终摸不透,到底是不是蔡瑁一党的,所以始终对韩嵩心存戒备。

“如果韩长史不是蔡瑁一党,那我就不用担心了,只是,你怎么那么肯定?”

“察言观色!刚才我从韩长史的言行举止中就不难看出,韩长史是个直言不讳的人,性格率真。这样的人在大公子身边那么久,大公子却没有将他收为心腹,真是可惜!”

在来到西陵城的路上,刘琦和司马懿无话不谈,司马懿也适时的询问了一下刘琦身边属官的情况,对韩嵩有了一些了解,从韩嵩对刘表的态度上,就不难看出,这个人是个清高、正直的人,不会和蔡瑁这样的人同流合污。

所以,司马懿又根据刚才的所见所闻,判断出韩嵩并非是蔡瑁一党,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处处维护刘琦的利益,相当于是刘琦的一片盾牌。

或许,刘表故意将韩嵩外放,让其来担任刘琦的长史,大概是别有深意。至于其中的缘由,司马懿现在说不上来,因为他没有见过刘表,仅仅从客观的原因来判断,未免有些有失公允。

刘琦听完司马懿的这番话,心中也是一怔。说实在的,他是荆州的大公子不假,但由于蔡氏长期的暗中施压,让他已经不相信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了,不管是从哪里派过来身边的人,他都不相信。相反,他反而比较容易相信外来的人,那些和蔡氏以前没有过交集的人。

张绣、刘备,他都在暗中交往,现在他又将司马懿看作自己的心腹,就不难看出,刘琦的心理反应。

司马懿见刘琦面容松动,有些失落,便急忙改口道:“大公子,你放心,既然我司马懿来了,就不会让你再陷入到被动的局面,我一定会帮助你渡过难关,夺回属于你的一切,从而取得荆州之主的继承权。”

刘琦感动的道:“仲达,那我以后就靠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