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都没有率先说话,要知道,援救丞相是一件不容马虎的大事,如果自己举荐的将军吃了败仗,导致秦军大败,那自己是要负连带责任的。而且,这四万大军是咸阳最后的机动兵力了,除此之外,就剩下五千城卫和一千宫卫了,秦王势必会挑选一个值得信赖的大臣。自己揣错了圣意,那就得不偿失。
秦王将大臣们的反应一一记在心里,说道:“既然都不肯说,那寡人就点名了。”
“宛侯,今日你一言未发,可是有什么心事?”
公子市心下一惊,表面却是平静地回道:“王上,臣近日有些不舒服,昏昏沉沉的,邓侯所言,臣是赞同的,因此没有发言,请王上赎罪。”
“宛侯要爱惜身体啊!要不要寡人传个太医给你瞧瞧?”秦王面露关心地说道。
大臣们看着这反常的一幕,心下十分纳闷。最近君臣似乎太过和谐了些,什么时候开始兄友弟恭了?不过,这样的秦国没有分裂的危险,倒是可喜可贺。只有公子市一系的人马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觉,公子市摆明了不想争秦王的位子了,自己只能安安分分混日子了。
这时公子市开口,说道:“谢王上关心。臣已经好多了,医师说再过一两日即可痊愈。”
“那就好!那就好啊!宛侯乃国之栋梁,不知这次觉得派何人为将支援丞相为佳啊?”秦王一脸期待地问道。
“唔……”公子市犹豫着,眼下秦国有名的大将死的死老的老,除了白起就是王陵一干小将,实在是有些青黄不接的感觉。更关键的是自己要避嫌,如今本与自己交好的丞相、白起俱在统领大军,因此自己这一派的无论如何都是不能举荐的,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那就是……
想到这里,公子市开口了,言道:“臣以为,卫尉王寮可担此大任。”
第一百一十八章 河东新势力
“哦?卫尉?”秦王微微点了下头,又皱了下眉,似乎在考虑派卫尉领军出征的可能性。
卫尉执掌宫廷的守卫,自然是秦王的心腹。但王寮年不过三十五岁,没有带军出征的经验,这能行吗?而且一旦派他出兵,到时由谁来执掌宫廷侍卫呢?
谏议大夫王桓看到秦王的表情,自以为到了自己表现的时候,于是说道:“启禀王上,臣以为卫尉乃是最合适的人选。”
被打断了思考的秦王也不恼火,直接问道:“王大夫为何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