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秦国有些名气的将领要么在河东征伐,要么在漆县与匈奴交战。秦国唯一拥有指挥十万以上大军将领的只有麃公一人,秦王在群臣的推荐下,令麃公领军出征,也算是让他将功赎罪,免得日后提拔的时候,招人非议!(关于麃公,大家看一下洛阳之战,再联想一下现在,应该可以发现什么)
麃公在听到秦王将吕不韦的安危看得比议和的成败还重要的时候,就清楚秦王是在收买人心!吕不韦果真也一脸敢动地回道:“王上待臣的殊遇,臣愧不敢当!但凡有一丝可能,臣必定令匈奴罢兵,返回草原!”
“那寡人就在咸阳等爱卿的消息,等爱卿凯旋的时候,寡人亲自在城门口迎接爱卿!”秦王笑着说道。
吕不韦只是深深作揖,久久不语。
朝会结束后,秦王留下吕不韦和麃公,面授机宜。随后,吕不韦返回自己的府邸,简单收拾了下行囊,就跟随麃公的大军一起拔寨,一路往北,朝漆县而去!
与此同时,漆县城下,匈奴大营,单于大帐里的气氛有些凝滞。
从正月初六开始攻城,到如今,已经整整十一天了,匈奴除了有限的登上几次城头并占据其中的一角,大多数时候往往是尚未赶上城头,就被秦军赶了下来!不少匈奴贵人们因为损失太大,往往是出工不出力,单于为此招来了几个贵人,狠狠训斥了一番,情况才变得好转起来,但用不了多久,许多部落在攻城的时候又会消极怠慢!
为此,匈奴单于郑重其事地命令全军暂缓攻城,将贵人们全部召集起来,讨论匈奴大军的去留。要么,全力以赴地攻城,毕竟,匈奴的粮草只剩下二十余日了,保险起见,十天内,必须拿下漆县;要么,就此罢兵。无论做哪个决定,必须统一了所有人的思想才好行事。不然,既想攻城又顾忌伤亡,既想退走又不甘心,只会坏了大事。
单于阴冷的目光扫视了一圈大帐内的贵人,从左贤王到右骨都侯,匈奴所有的贵人都已经在此了,单于已经受够了每日里伤亡递增却无法攻克漆县的消息,今天是走是留,必须下了决心。
如果是中原的国君领兵,走还是留不过一句话的事情。但匈奴却不是如此,原因莫过于自单于以下,匈奴大臣们的实力很强!匈奴是狼的子孙,信奉的是强者,强如单于者也需要顾及其他大臣的想法。不然,单于提出要走,其他大臣联合起来要留,对单于的威望就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用不了多久,单于就该让位了!一个掌控不了全局的人是不配在单于的位置上坐着的!单于这一次讨伐秦国,将所有的大臣都带来,为的就是防止有人在后方捣乱。每个部落各出一半兵力,也是想维持原本的草原形式。
具体说来,单于部落三万两千人;左右贤王,各两万人;左右谷蠡王,各一万七千五百人;左右大将,各一万五千人;左右大都尉,各一万两千五百人;左右大当户及右骨都侯,各一万大军;左骨都侯,八千人,加起来共计二十万大军!
大帐内匈奴贵人们的站位左侧以左贤王为首,左谷蠡王、左大将、左大都尉、左大当户、左骨都侯依次站立;右侧以右贤王为首,右谷蠡王、右大将、右大都尉、右大当户、右骨都侯依次站立。众人对单于召集众人议事的原因心知肚明,每个人都是各怀心事,等着单于率先开口。
“诸位,自从进入秦国以来,我们匈奴大军每战必胜,每城必克,已经占领上千里的秦国土地,如今却受阻于小小的漆县城。漆县的背后就是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是数不清的财帛和女人、粮食,难道诸位打算就此止步漆县返回草原吗?如果大家都是这么想,那本单于二话不说,马上就带你们返回草原!如果你们是还想趁着粮草没有用完,在关中平原上劫掠一场,弥补损失,那为何在攻城的时候束手束脚?你们还是不是狼的子孙,还配不配做草原上的勇士?如果是后者,你们辜负了腰间的弯刀!”单于气呼呼地冷笑道。
右贤王立马跳了出来,单手抚胸行礼道:“单于,你的眼睛比天上的雄鹰还要锐利,你的弯刀所向,敌人无不臣服在你的马下!我们大军之所以被困在小小的漆县城下,就是因为有人担心牺牲,不肯效死!”
很明显,右贤王不是在说自己麾下的士卒交战不利,而是隐射有些人为了保存实力,不肯效死。联想到最开始的六天,是右贤王带领右谷蠡王、右大将、右大都尉、右大当户、右骨都侯攻克了秦军营寨,全歼了一万秦军精锐,更是用声东击西之计,攻占了漆县城头长达一个时辰。虽然最后被王翦亲自率领亲卫赶了下来,但也给秦军造成了超过五千人的伤亡。可以这么说,秦军前后损失的两万五千人当中,有一万七千多人是匈奴西面的部落造成的。只有区区八千人是被左贤王率领的匈奴东面的部落造成的。再计算时间的话,匈奴西面的部落攻城六天,东面的部落攻城五天。
单于当然知道右贤王想要表达什么,事实也正如右贤王所说,左贤王他们的消极懈怠才是匈奴被死死挡在漆县城下的关键原因,自己召集所有贵人前来议事,也是想要敲打。免得寒了右贤王他们的心。